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伪膜性肠炎是什么意思

2024.08.24 22:17

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主要发生于结肠,也可累及小肠的急性黏膜坏死、纤维素渗出性炎症,黏膜表面覆有黄白或黄绿色伪膜。

伪膜性肠炎多是在应用抗生素后导致肠道菌群失调,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引起。常见于使用广谱抗生素,尤其是林可霉素、氯林可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等之后。患者通常会出现腹泻,多为黄绿色水样便,可伴有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休克等表现。

伪膜性肠炎的发生机制主要与抗生素破坏肠道正常菌群平衡有关。正常情况下,肠道内有益菌可抑制有害菌生长,但抗生素的使用可能使有益菌减少,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等有害菌过度繁殖。其产生的毒素会损伤肠道黏膜,导致炎症和伪膜形成。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如粪便检测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毒素等以及结肠镜检查等。治疗上,首先要停用相关抗生素,同时根据病情给予补充液体和电解质、调节肠道菌群等措施。对于病情严重者,可能需要使用针对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的抗菌药物。在预防方面,应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在使用抗生素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腹泻等异常表现,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力低下等高危人群,更要加强监测和预防。伪膜性肠炎是一种与抗生素使用密切相关的肠道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和不良后果。同时,通过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