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心室扑动与颤动的病因

2024.10.12 11:00

心室扑动与颤动是严重的心律失常现象,其病因主要包括心脏疾病、电解质失衡、药物影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心脏疾病:心室扑动与颤动常见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心脏疾病患者。心脏疾病导致心肌电生理特性改变,容易引发心律失常。针对心脏疾病引起的室扑与室颤,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心脏病变进展。

2.电解质失衡:电解质是维持心脏正常功能的重要因素,如钠、钾、钙等离子浓度失衡,可能导致心室扑动与颤动。纠正电解质失衡是预防室扑与室颤的关键,需定期监测电解质水平,并及时调整。

3.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导致心室扑动与颤动,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密切观察患者的心律变化,必要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4.遗传因素: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可能导致心室扑动与颤动,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对于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应进行基因检测,评估家族遗传风险,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5.环境因素:长期暴露于电磁场、过度劳累、精神压力大等环境因素,可能影响心肌电生理特性,诱发心室扑动与颤动。改善生活作息,减轻精神压力,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降低室扑与室颤的风险。

心室扑动与颤动是一种严重的心律失常,其病因多种多样,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是降低心室扑动与颤动发生风险的关键。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心脏健康,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心脏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合理用药,警惕药物不良反应;对于遗传性心律失常患者,要重视家族遗传筛查,共同守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