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级甲等 普外科 去问诊

微信扫码问诊

什么是经期腹痛

2024.11.05 14:42

经期腹痛,即痛经,是指女性在月经期间出现的下腹疼痛、坠胀,同时还可能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者会影响生活质量。

痛经的疼痛程度因人而异。从生理角度来看,在月经期间,子宫内膜会合成并释放前列腺素,其中前列腺素F2α和前列腺素E2含量增加是导致痛经的主要原因。这些前列腺素会引起子宫平滑肌过强收缩、血管痉挛,造成子宫缺血、缺氧状态,从而出现痛经症状。子宫内膜整块脱落、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如过度前倾或后倾等子宫因素,以及精神紧张、焦虑、压力过大等精神心理因素也可能诱发痛经。

从症状表现上,痛经可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原发性痛经通常在青春期多见,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疼痛多自月经来潮后开始,最早出现在经前12小时,以行经第1日疼痛最剧烈,持续2-3日后缓解。疼痛常呈痉挛性,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部分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面色发白、出冷汗。继发性痛经则是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疼痛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多为进行性加重,疼痛程度逐渐加剧,还可能伴有性交痛、不孕等症状。子宫腺肌病患者除痛经外,经量往往增多,经期延长。对于经期腹痛,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