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峥嵘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骨科

脊髓型颈椎病是什么

2024.10.13 00:46

脊髓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如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钩椎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骨化、黄韧带肥厚或钙化等,导致脊髓受压或脊髓缺血,继而出现脊髓的功能障碍的一种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类型。当颈椎发生病变后,会对脊髓产生直接的机械性压迫或者通过影响脊髓的血液供应而造成损害。患者早期可能会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花感。上肢可能出现麻木、无力,手部精细动作难以完成,如系纽扣、拿筷子等。随着病情的进展,可出现四肢瘫痪、大小便失禁等严重后果。

对于脊髓型颈椎病,一旦确诊,应尽早采取治疗措施。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症状较轻、病程较短的患者,包括休息、颈部制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等。但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或患者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出现明显的脊髓受压表现,则应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脊髓压迫,恢复脊髓的正常功能。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颈部,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等不良姿势,选择合适的枕头,加强颈部肌肉锻炼,以延缓颈椎的退变进程。要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