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舜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经常不吃饭会得胃病吗

2024.08.11 13:01

经常不吃饭很可能会得胃病。

当经常不吃饭时,胃内长时间处于空虚状态,胃酸仍会规律分泌。没有食物来中和胃酸,胃酸就会直接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受损,久而久之可能引发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胃部疾病。而且,不规律的进食会打乱胃的正常消化节律,使其功能发生紊乱。胃的收缩和蠕动可能变得不正常,影响胃的排空和消化功能,进而出现胃胀、胃痛、恶心、呕吐等一系列不适症状。长期不吃饭还会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足,引起营养不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这也会增加胃部疾病发生的风险。同时,由于缺乏食物的刺激,胆汁可能会在胆囊内过度浓缩、淤积,容易形成胆结石,而胆结石也可能诱发胆囊炎等疾病,这些疾病有时也会出现类似胃病的症状,如右上腹疼痛、恶心等。另外,经常不吃饭还可能引起胃肠神经官能症,出现胃肠功能失调的表现,如腹痛、腹胀、腹泻与便秘交替等。经常不吃饭对身体有诸多危害,尤其对胃部健康影响较大,为了预防胃病的发生,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尽量避免过度饥饿或暴饮暴食,多吃一些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才能更好地呵护胃,维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