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三级甲等 泌尿外科

肾功能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2024.10.21 14:12

肾功能肌酐偏高可能是由于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脏病、体内失水、药物副作用、过度劳累等原因导致的。具体分析如下:

1.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可由多种因素引起,如严重感染、肾毒性药物、肾缺血等。感染引发的炎症反应可能累及肾脏,肾毒性药物会损害肾细胞,肾缺血会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滤过功能,从而导致肌酐排泄减少,肌酐水平升高。患者需要针对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如控制感染、停用肾毒性药物、改善肾缺血状况等,随着肾脏功能的恢复,肌酐水平可能逐渐下降。

2.慢性肾脏病:常见的慢性肾脏病包括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肾小球肾炎会破坏肾小球的滤过结构,糖尿病肾病是长期高血糖对肾脏微血管和肾单位造成损害,高血压肾病则是高血压对肾脏血管产生压力性损伤。这些疾病长期发展会使肾脏功能逐渐减退,肌酐清除率降低,导致肌酐在体内蓄积。患者需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血压等指标,延缓肾脏疾病进展。

3.体内失水:当身体严重失水时,如剧烈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情况,肾脏的血液灌注量会减少。为了维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肾脏会调整自身的血流动力学,减少尿液生成,这可能导致肌酐等代谢废物排出减少,从而使肌酐水平升高。及时补充水分,纠正脱水状态后,肾脏灌注恢复正常,肌酐水平通常会恢复正常。

4.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影响肾脏功能,导致肌酐升高。例如,一些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抗生素在体内代谢过程中可能对肾小管细胞产生毒性作用,非甾体抗炎药会抑制肾脏的前列腺素合成,影响肾脏的血流灌注和正常代谢。使用这些药物时应谨慎,若发现肌酐升高,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5.过度劳累:长期过度劳累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影响肾脏的正常代谢和调节功能。过度劳累可能导致血压波动、内分泌失调等,间接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和滤过功能,使肌酐排泄异常。保证充足的休息,调整生活节奏,有助于肾脏功能的恢复,肌酐水平也可能随之改善。

肾功能肌酐偏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它反映了肾脏功能可能存在异常。一旦发现肌酐偏高,应及时就医,通过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保护肾脏功能,避免肾脏疾病的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