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部位骨折后4周不能走路。踝关节是下肢主要的负重大关节,也是日后恢复行走、运动的关键。踝关节日后恢复的关键,就在于其踝关节面是否平整和关节结构是否稳定。
脚踝骨裂后4~6周,只是骨性骨痂刚开始形成的时候,此时骨折断端仍以纤维性骨痂为主,骨折断端仅达到初步粘连和稳定,且骨痂的强度仅仅允许患者去掉骨折部位的外固定石膏,并开始于床上进行踝关节屈伸等功能锻炼。此时绝不能下地负重,否则身体的重量极有可能引起骨折再次发生移位。即便患者为已行踝关节骨折手术并植入钢板螺钉的情况,此时就开始走路负重,也会引起钢板内固定物发生疲劳性断裂或移位。
而通常到伤后10~12周的时候,此时骨折断端骨性骨痂牢固稳定,已具备负重的强度,如门诊复查X片提示骨痂连续、骨折线消失等骨折愈合良好表现,就可以开始下地行走锻炼。
相关语音
脚踝骨折后多久能走路
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果脚踝骨折比较严重,进行了手术复位,一般需要进行内固定
外脚踝骨折多久能走路
外脚踝骨折后6周左右可以拄拐行走,12周左右可以正常走路。外踝骨折时想要下地走
脚踝骨裂多久可以正常走路
脚踝骨裂多数需要三个月或者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正常走路,要根据脚踝骨裂的轻重程度以
脚踝骨折4个多月走路还疼正常吗
脚踝骨折4个多月,走路还疼,基本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有很大一部分群体脚踝骨折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