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血压和下肢血压的区别是,正常人下肢的血压比上肢要高,通常高20~40mmHg左右。如果下肢血压低于上肢血压,通常考虑下肢血管病变,如股动脉粥样硬化闭塞。此外,腹主动脉大动脉炎或者先天性腹主动脉缩窄等病变,也会导致下肢的血压下降。
临床工作中测量血压时,因上肢直径相对细小,动脉搏动比较容易触及各种体位测量结果偏差比较小,测量的部位容易暴露等优点,多选取上肢来计量血压。
如果上肢由于外伤或者血管病变等原因,测量不方便时,也可以选择下肢作为血压计量的部位,通常选取腘动脉搏动最强的地方作为测量点,主要采用平卧位或俯卧位。
相关语音
怎样测量下肢的血压
进行下肢血压的测量时,也需要保持情绪的稳定、排空尿液,患者取平卧位,静息五分钟后
老年人下肢怎么测血压
老年人根据疾病监测的需要,可以进行下肢血压的测定,可以有效判断动脉系统疾病。在
下肢血压正常值范围是多少
对于正常成年人,其下肢血压要比上肢高20~40mmHg。一般下肢血压正常范围如下
双上肢血压指数是多少
临床上并没有血压指数这样的概念。双上肢的血压正常值的范围:收缩压在9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