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珠牡、珠母、真珠母、明珠母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安神定惊;清肝明目。主头痛眩晕;心悸失眠;癫狂惊痫;肝热目赤;翳膜遮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蚌科动物褐纹冠蚌、三角帆蚌或珍珠贝科动物合浦珠母贝的贝壳。
原形态:1.合渍珠母贝,贝壳为斜四方形,壳质较脆,壳长50-90mm,宽18-32mm,高与长相近,较大个体高可达100mm以上。壳顶位于前方,两侧有耳,前耳较后耳稍小。两壳不等,右壳较平,左壳稍凸,右壳前耳下方有一明显的足丝凹陷。背缘平直;腹缘圆,壳面淡黄褐色,同心生长轮脉极细密,成片状,薄脆易脱落,壳中部常呈磨损状近腹缘的排列紧密,延伸成小舌末端稍翘起,足丝孔大,足丝呈毛发状。壳内面中部珍珠层厚而发达,具极强的珍珠光泽。有的外套膜受刺激后,上皮组织急剧裂殖,形成珍珠囊,且不断分泌珍珠质,才逐渐形成珍珠。壳内面边缘淡黄色,无珍珠层。铰合线直,有一突起主齿,沿铰合线下方有一长齿片。韧带紫褐色,前上掣肌...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息于风浪较平静的海湾中,泥沙、岩礁或砾较多的海底,以足丝固着生活于岩礁或石块上,以潮流通畅、水质较肥的海区生长较好。从低潮线附近至水深10m左右均有生长,通常在5m的深处较多。以硅藻为主食,适且生长温度在15-30℃之间,产卵期5-10月,生长速度较快,一般2年壳高即可达70mm左右。 2.栖息于潮间带低潮线附近,以足丝固着于岩礁缝际或珊瑚礁内,且多固着于背风浪的岩石基部。 3.多栖息于水深20m左右的海区,在60m的深处也能采到。 4.生境和分布同合浦珠母贝。 5.生活于淡水泥底稍带沙质的河湖中。 6.生活于江河、湖泊的泥底,行动迟缓。 7.生活于江河湖沼泥底。 资源分布:1...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饮片新参》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中国医学大辞典》:滋肝阴,清肝火。治癫狂惊痫,头眩,耳鸣,心跳,胸腹膜胀,妇女血热,血崩,小儿惊搐发痉。 2.《饮片新参》:平肝潜阳,安神魂,定惊痫,消热痞、眼翳。 3.《吉林中草药》:止血。治吐血,衄血,崩漏。 4.《中国医学大辞典》:此物(珍珠母)兼入心、肝两经,与石决明但入肝经者不同,故涉神志病者,非此不可。
珍珠母问答
Q珍珠母打结石吗
A珍珠母是一种天然的珍贵材料,主要来源于贝类的内壳,因其独特的
Q合欢花和珍珠母能治疗焦虑吗
A合欢花和珍珠母一般能治疗焦虑,因为合欢花和珍珠母两者都能够起
Q夜交藤珍珠母能一起用吗
A一般来说,夜交藤是可以和珍珠母一起用的,因为这两者的功效并不
Q珍珠母能与夜交藤配吗
A珍珠母能与夜交藤配,这两种药物都具有安神的作用,配合服用还能
Q磁石可以和珍珠母一起煎吗
A磁石可以和珍珠母一起煎,并不会影响到药物效果的发挥,可以相辅
Q珍珠和珍珠母的区别
A首先来源用途不同,珍珠母,来源于贝类珍珠层的粉末,只能作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