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竹皮、淡竹皮茹、青竹茹、淡竹茹、麻巴、竹二青、竹子青
性味:甘;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安胎凉血。主肺热咳嗽;烦热惊悸;胃热呕呃;妊娠恶阻;胎动不安;吐血;衄血;尿血;崩漏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淡竹、青竿竹、大头典竹等的茎秆去外皮刮出的中间层。
原形态:1.淡竹植株木质化,呈乔木状。竿高6-18m,直径5-7cm,成长后仍为绿色,或老时为灰绿色,竿环及箨环均甚隆起。箨鞘背面无毛或上部具微毛,黄绿至淡黄色而具有灰黑色之斑点和条纹;箨耳及其繸毛均极易脱落;箨叶长披针形,有皱折,基部收缩;小技具叶1-5片,叶鞘鞘口无毛;叶片深绿色,无毛,窄披针形,宽1-2cm,次脉6-8对,质薄。穗状花序小技排列成覆瓦状的圆锥花序;小穗含2-3花,顶端花退化,颖工或2片,披针形,具微毛;外稃锐尖,表面有微毛;内稃先端有2齿,生微毛,长12-15mm;鳞被数目有变化,3至1枚或缺如,披钍形,长约3mm;花药长7-10mm,开花时,以具有甚长之花丝而垂悬于花外;子房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淡竹通常栽植于庭园。2.青竿竹多生于平地、丘陵。3.大头典竹生于山坡、平地工路旁。 资源分布:1.淡竹分布于山东、河南、及长江流域以南各地。2.青竿竹分布于广东、广西。3.大头典竹分布于广东、海南及广西。
文献
出处:1.出自《本草经集注》(《中药大辞典》)、《别录》(《中华药海》)。 2.《本草图经》:堇竹、淡竹、苦竹,《本经》并不载所出州土,今处处有之。竹之类甚多,而入药者惟此三种,人多不能尽别。甘竹似篁而茂,即淡竹也。淡竹肉薄,节间有粉,南人以烧竹沥者,医家只用此一品,与《竹谱》所说,大同而小异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别录》:主呕啘,温气寒热,吐血,崩中溢筋。 2.《药性论》:止肺痿唾血,鼻衄,治五痔。 3.《食疗本草》:主噎膈,鼻衄。 4.《本草蒙筌》:主胃热呃逆,疗噎膈呕哕。 5.《纲目》:治伤寒劳复,小儿热癎,妇人胎动。 6.《本草正》:治肺痿唾痰,尿血,妇人血热崩淋,胎动,及小儿风热癫癎,痰气喘咳,小水热涩。 7.《本草述》:除胃烦不眠,疗妊娠烦躁。 8.《本草再新》:泻火除烦,润肺开郁,化痰凉血,止吐血,化瘀血,消痈痿肿毒。 9.《本草经疏》:《经》曰,诸呕吐酸水,皆属于热。阳明有热,则为呕啘;温气寒热,亦邪客阳明所致。竹茹,甘寒解阳明之热,则邪气退而呕啘止矣。甘寒又能凉血清热,故主吐血崩中...更多展开↓
竹茹问答
Q竹茹陈皮煮水是治便秘的吗
A竹茹陈皮煮水可以帮助缓解便秘。竹茹具有清热解毒、利尿的功效,
Q竹茹竹沥天竺黄三药能一起用吗
A竹茹竹沥天竺黄,这三种中药材是能一起用的,并不会产生相克的药
Q竹茹和竹沥能合用吗
A竹茹和竹笠是能合用的,一起合用药效会更强一些。但是具体的用法
Q竹沥是竹茹吗
A竹沥不是竹茹,两者是不同的药材。所以日常不要私自乱用药,以免
Q竹茹发黑了还能吃吗
A竹茹发黑了并不能吃,这样很容易诱发身体不适。竹茹分为青竹茹和
Q竹茹可以和红萝卜同煮吗
A竹茹是能和红萝卜同煮的,竹茹是能很好的改善便秘,红萝卜是有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