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蚳母、连母、野蓼、地参、水参、水浚、货母、蝭母、芪母、提母、(艹是)母、女雷、女理、鹿列、韭逢、儿踵草、东根、苦心、儿草、水须、昌支、蒜瓣子草、兔子油草、山韭菜、羊胡子根、穿地龙、虾草、马马草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滋阴润燥;止渴除烦。主温热病;高热烦渴;咳嗽气喘;燥咳;便秘;骨蒸潮热;虚烦不眠;消渴淋浊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知母的根茎。
原形态:知母,多年生草本。全株无毛。根茎横生,粗壮,密被许多黄褐色纤维状残叶基,下面生有多数肉质须根。叶基生,丛出,线形,长20-70cm,宽3-7mm,上面绿色,下面深绿色,无毛,质稍硬,叶基部扩大包着根茎。花葶直立,不分枝,高50-120cm,下部具披针形退化叶,上部疏生鳞片状小苞片;花2-6朵成一簇,散生在花葶上部呈总状花序,长20-40cm;花黄白色,干后略带比色,多于夜间开放,具短梗;花被片6,基部稍连合,2轮排列,长圆形,长5-8mm,宽1-1.5mm,先端稍内折,边缘较薄,具3条淡绿色纵脉纹;发育雄蕊3,着生于内轮花被片近中部,花药黄色,退化雄蕊3,着生于外轮花被片近基部,不具花药;雌蕊...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草丛或草原地带,常成群生长。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及陕西、宁夏、甘肃、山东、江苏等地。在新疆、安徽、江西、河南等地有引种栽培。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神农本草经》: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2.《名医别录》:疗伤寒久疟烦热,胁下邪气,膈中恶及风汗内疸。 3.陶弘景:甚疗热结,亦主疟热烦。 4.《药性论》:主治心烦躁闷,骨热劳往来,生产后蓐劳,肾气劳,憎寒虚损,患人虚而口干,加而用之。 5.《日华子本草》:通小肠,消痰止嗽,润心肺,补虚乏,安心止惊悸。 6.张元素:凉心去热,治阳明火热,泻膀胱肾经火,热厥头痛,下痢腰痛,喉中腥臭。 7.王好古:泻肺火,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8.《本草纲目》:安胎,止子烦,辟射工溪毒。 9.《本草求原》:治嗽血,喘,淋,口病,尿血,呢逆,盗汗,遗精,痹痿,瘛苁。 10.《医学启...更多展开↓
知母问答
Q半夏知母天南星白术能配伍吗
A可以配伍。半夏、天南星、白术燥热,可以温化寒痰、祛湿化痰,但
Q补骨脂能与知母同用吗
A补骨脂能与知母同用,不过一定要严格按照医生指导,选择合适的剂
Q玄参与知母的区别有哪些
A玄参和知母都属于清热类的药物,具有清热的作用,玄参具有清热凉
Q知母不能喝什么一起吃呢
A目前中药相克表里没有规定知母不可以和什么一块吃,但是脾胃虚寒
Q玄参能代替知母吗
A玄参不能够代替知母。玄参和知母都属于清热类的药物,玄参具有清
Q知母会不会与酒精反应
A知母不会和酒精产生反应,虽然两者不会产生反应,但是吃知母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