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山菊花、千层菊、黄菊花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疏风平肝。主疔疮;痈疽;丹毒;湿疹;皮炎;风热感冒;咽喉肿痛;高血压病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菊和岩香菊的花。
原形态:1.野菊多年生草本,高25-100cm。根茎粗厚,分枝,有长或短的地下匍匐枝。茎直立或基部铺展。基生叶脱落;茎生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7cm,宽1-2.5cm,羽状分裂或分裂不明显;顶裂片大;侧裂片常2对,卵形或长圆形,全部裂片边缘浅裂或有锯齿;上部叶渐小;全部叶上面有腺体及疏柔毛,下面灰绿色,毛较多,基部渐狭成具翅的叶柄;托叶具锯齿。头状花序直径2.5-4(-5)cm,在茎枝顶端排成伞房状圆锥花骗子或不规则的伞房花序;总苞直径8-20mm,长5-6mm;总苞片边缘宽膜质;舌状花黄色,雌性;盘花两性,筒状。瘦果全部同形,有5条极细的纵肋,无冠状冠毛。花期9-10月。 2.岩香菊本种与野菊的...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草地、灌丛、河边水湿地,海滨盐渍地及田边、路旁。 2.生于山坡、岩石上、河谷、河岸荒地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西南。 2.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正》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汇言》:破血疏肝,解疔散毒。主妇人腹内宿血,解天行火毒丹疔。洗疮疥,又能去风杀虫。 2.《现代实用中药》:用于痈疽疗肿化脓病。 3.《苏州本产药材》:解毒疏风。治目疾眩晕。 4.《浙江中药手册》:排脓解毒,消肿止痛。治痈肿疗毒,天疱湿疮。 5.《江苏植药志》:治霍乱,腹痛。 6.《山西中药志》:疏风热,清头目,降火解毒。治诸风眩晕,头痛,目赤,肿毒。 7.《江西草药》:治白喉,口疮,小儿高热抽搐等症。 8.《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高血压。
野菊花问答
Q黄菊花茶排结石吗
A黄菊花茶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有助于排结石,但并不是绝对的疗法。
Q经常泡些野菊花茶可以缓解乳腺炎吗
A经常泡野菊花茶对缓解乳腺炎有一定帮助。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
Q野菊花能治疗湿疹吗
A野菊花对于治疗湿疹有一定的作用。 野菊花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Q野菊花治疗荨麻疹有效果吗
A野菊花对于治疗荨麻疹有一定效果。 野菊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Q野菊花可以治疗宝宝的湿疹吗
A野菊花对于宝宝湿疹可能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不能单纯依靠野
Q黄菊花和白菊花药效上有什么区别
A黄菊花和白菊花药效的区别体现在,黄菊花主要用于降火清热,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