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狗尾草
性味:味淡;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解毒。主黄疸型肝炎;眼结膜炎;痈肿疔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禾本科植物莠狗尾草的全草或根。更多展开↓
原形态:莠狗尾草,多年生草本,丛生,具短节状根茎或根头。秆直立或基部膝曲,高30-90cm。叶鞘压扁具脊,近基部常具枯萎纤维的老叶鞘,鞘背无尾;叶舌为1圈短纤毛;叶片质硬,常卷折呈线形,长5-30cm,宽2-5mm,无毛或上面近基部具长柔毛,先端渐尖,边缘略粗糙。圆锥花序稠密呈圆柱状,顶端稍狭,长2-7cm,宽约5mm(刚毛除外),主贺具短细毛,刚毛粗糙,5-12枚,长5-10mm,钱黄色,褐锈色或淡紫色到紫色;小穗椭圆形,长2-2.5mm,先端尖;第1颖卵形,长为小穗的1/3,具3脉,第2颖宽卵形,长为小穗的1/2,具5脉;第1外稃与小穗等长或略短,具5常中性,少数有3枚雄蕊;第2小花两性,外稃软骨质或革质,具较细的横皱纹,先端尖,边缘狭内卷包裹同质扁平的内稃;鳞被枯形,顶端较平,具多数脉纹;花柱基部联合。花、果期2-11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500m以下的山坡、旷野、路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厦门《新疗法与中草药选编》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