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茅

基础信息

别名:独茅根、茅爪子、婆罗门参、独脚仙茅、蟋龙草、风苔草、冷饭草、小地棕根、地棕根、黄茅参、独脚黄茅、独足绿茅根、独脚丝茅、天棕、山棕、土白芍、平肝薯、盘棕、山兰花、仙茅参、千年棕、山棕皮、尖刀草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肾阳壮;祛除寒湿。主阳萎精冷;小便失禁;脘腹冷痛;腰膝酸痛;筋骨软弱;下肢拘挛;更年期综合征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仙茅科植物仙茅的根茎。更多展开↓

原形态:仙茅,多年生草本。根茎近圆柱状直生,直径约1cm,长可达30cm,外皮褐色;须根常丛生,内质,具环状横纹,长可达6cm;地上茎不明显。叶基生;叶片线形,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0-45cm,宽5-25mm,先端长渐尖,基部下延成柄,叶脉明显,两面散生疏柔毛或无毛。花茎甚短,长67-cm,大部分隐藏于鞘状叶柄基部之内,亦被毛;苞片披针形,长2.5-5cm,膜质,具缘毛;总状花序多少呈伞房状,通常具4-6朵花;花黄色,直径约1cm,下部花筒线形,上部6裂,裂片披针形,长8-12mm,宽2.5-3mm,外轮的背面有时散生长柔毛;雄蕊6,长约为花被裂片的1/2,花丝长1.5-2.5mm,花药长2-4m...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600m以下的林下草地或荒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1.《海药本草》。 2.《本草图经》:仙茅,今蜀川、江湖、两浙诸州亦有之。叶青如茅而软,复稍阔,面有纵理,又似棕榈,至冬尽枯,春初乃生,三月有花,如栀子黄,不结实,其根独茎而直,傍有短细根相附,肉黄白,外皮稍粗,褐色,二月、八月采根暴干用。衡山出着,花碧,五月结黑子。谨按:《续传信方》叙仙茅云,主五劳七伤,明目,益筋力,宣而复补。八、九月时采得,竹刀子刮去黑皮,切如豆粒,米泔浸两宿,阴干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纲目》:仙茅,性热。补三焦、命门之药也。惟阳弱精寒,禀赋素怯者宜之。若体壮相火炽盛者,服之反能动火。 2.《本草新编》:中仙茅毒者,含大黄一片即解,不须多用大黄也。此种药近人最喜用之,以《本草》载其能助阳也,然而全然不能兴阳。盖仙茅气温,而又入肾,且能除阴寒之气,以止老人之失溺,苟非助阳,乌能如此。而予独谓全不兴阳者,以仙茅之性,与附子、肉桂迥异,仙茅虽温,而无发扬之气,长于闭精,而短于动火,闭精则精不易泄,止溺则气不外走,无子者自然有子。予辨明其故,使世之欲闭其精者,用之固守其精,而元阳衰惫痿弱而不举者,不可惑于助阳之说,错用仙茅,归咎于药之不灵也。 3.《本草求真》:仙茅,据书皆载功...更多展开↓

仙茅语音

  • 仙茅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仙茅的功效为温肾壮阳、祛寒除湿。 仙茅味辛偏热,归肝肾脾经,能温肾补阳,常用于腰 郭力铭 01:12 副主任医师 2021-11-18
  • 仙茅多少克会中毒

    仙茅是常用的补肾阳的药物,有小毒,如果是长期超剂量使用有可能导致中毒,如果每天使 李小林 01:11 副主任医师 2020-08-04
  • 仙茅的功效与作用

    仙茅主要功效是补肾壮阳、强筋骨、舒通经络、祛寒湿,主治阳痿、滑精、筋骨痿软、腰膝 王帅 01:01 副主任医师 2020-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