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昨叶荷草、屋上无根草、向天草、瓦花、石莲花、厝莲、干滴落、猫头草、瓦塔、天蓬草、瓦霜、瓦葱、瓦宝塔、瓦莲花、岩松、屋松、松笋、松玉、狗指甲、岩脂、岩笋、瓦莲
性味:酸;苦;凉;有毒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清热解毒;收湿剑疮。主吐血;鼻衄;便血;血痢;热淋;月经不调;疔疮痈肿;痔疮;湿疹;烫伤;肺炎;肝炎;宫颈糜烂;乳糜尿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瓦松、晚红瓦松、钝叶瓦松及黄花瓦松的全草。
原形态:1.瓦松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粉绿色,无毛,密生紫红色斑点。根多分枝,须根状。茎直立,不分枝。基生叶莲座状,肉质,匙状线形至倒披针形,长2-4cm,宽4-5mm,绿色带紫或具白粉,边缘流苏状,先端具半圆形软骨质附属物,中央有1针状尖刺;茎生叶互生,无柄,线形至披针形,长2-3cm,宽2-5mm,先端长渐尖,全缘。总状花序,紧密,下部有分枝组成尖塔形;花小,两性,苞片线状渐尖,叶片状;萼片5,长圆形,长l-3mm;花瓣5,淡红色,披针状椭圆形,长5-6mm,基部稍连合;雄蕊10,2轮,与花瓣等长或稍短,花药紫色;心皮5,分离,每心皮基部附生1枚鳞片,近四方形。蓇葖果,长圆形,...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石上或屋瓦上。 2.生于低山石上或溪沟旁。 3.生于海拔1200-1800m的岩石缝中。 4.生于干燥山坡石缝中或江岸石崖及砂质草原上。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地区及湖北等地。 2.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等地。 3.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等地。 4.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唐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口中干痛,水谷血痢,止血。 2.《本草图经》:行女子经络。 3.《纲目》:大肠下血,烧灰,水服一钱,又涂诸疮不敛。 4.《本草再新》:治百毒,疗火疮,消肿杀虫。 5.《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痔疮肿痛出血,煎水熏洗。 6.《科学的民间药草》:通便。 7.《河北药材》:治水臌。 8.《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 9.《唐本草》治胃热,酒积,烟火、金石丹毒成血痢肠风者,服之即止,此凉血而止血也。又女子内热血干,经络不行,服之即通,此又凉血而行血也。然气寒性利,通行之用居多,如血热气实,酒食味厚之人,间有用之取效。如老弱胃虚乏力之人,不可泛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