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倍子

基础信息

别名:盐麸叶上球子、文蛤、百虫仓、木附子、漆倍子、红叶桃、旱倍子、乌盐泡

性味:酸;涩;寒

功能主治:敛肺;止汗;涩肠;固精;止血;解毒。主肺虚久咳;自汗盗汗;久痢久泻;脱肛;遗精;白浊;各种出血;痈肿疮疖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chinensisMill.、青麸杨R.potaniniiMaxim.和红麸杨R.punjabensisStewardvar.sinica(Diels)Rehd.etWils.等树上寄生倍蚜科昆虫角倍蚜或倍蛋蚜后形成的虫瘿。更多展开↓

原形态:1.盐肤子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2-10m。小枝棕褐色,被锈色柔毛,具圆形小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叶轴及叶柄常有翅;小叶5-13,小叶无柄;小叶纸质,多形,常为卵形或椭圆状卵形或长圆形,长6-12cm,宽3-7cm。先端急尖,基部圆形,边缘具粗锯齿或圆锯,叶面暗绿色,叶背粉绿色,被白粉,叶面沿中脉疏被柔毛或近无毛,叶背被锈色柔毛。圆锥花序宽大,顶生,多分枝,雄花序长30-40cm,雌花序较短,密被锈色柔毛;花小,杂性,黄白色;雄花花萼裂片长卵形,长约1mm,花瓣倒卵状长圆形,长约2mm,开花时外卷,雄蕊伸出,花丝线形,花药卵形;雌花花萼裂片较短,长约0.6mm,花瓣椭圆状卵形,长约1.6mm;...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350-2300m的石灰山灌丛、疏林中。 2.生于海拔900-2500m白山坡疏林或灌丛中。 3.生于海拔460-3000m的石灰山灌丛或密林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全国各地(除新疆、青海外)。 2.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3.分布于陕西、甘肃、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纲目》:五倍子,宋《开宝本草》收入草部。《嘉佑本草》移入木部,虽知生于肤木之上,而不知其乃虫所造也。肤木,即盐肤子木也。此木生丛林处者,五、六月有虫如蚁,食其汁,老则遗种,结小球于叶间,正如蛅嘶之作雀瓮,蜡虫之作蜡子也。初起甚小,渐渐长坚,其大如拳,或小如菱,形状圆长不等。初时青绿,久而细黄,缀于枝叶,宛若结成,其壳坚脆,其中空虚,有细虫如蠛蠓。山人霜降前采取,蒸杀货之,否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治肠虚泄痢,熟汤服。 2.《日华子本草》:治中药毒,消酒毒。 3.《开宝本草》:疗齿宣疳NI,肺脏风毒流溢皮肤作风湿疮,瘙痒脓水,五痔下血不止,小儿面鼻疳疮。 4.《本草图经》:生津液。 5.《本草衍义》:口疮,以末掺之。 6.《本草衍义补遗》:善收顽痰,解诸热病。 7.《本草蒙筌》:煎汤洗眼目,消赤目止疼,专为收敛之剂。 8.《纲目》:敛肺降火,化痰饮,止咳嗽,消渴,盗汗,呕吐,失血,久痢,黄病,心腹痛,小儿夜啼,治眼赤湿烂,消肿毒、喉痹,敛溃疮、金疮,收脱肛、子肠坠下。 9.《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用于火伤及烫伤。 10.朱震亨:五倍子,噙之善收顽痰,解热毒,佐他药尤良,...更多展开↓

五倍子语音

  • 五倍子的功效与作用

    五倍子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止血、固精止汗、收敛固脱和解毒疗疮的功效。 可治疗慢 林春华 01:19 副主任医师 2020-10-14
  • 五倍子洗阴茎能增粗吗

    五倍子洗阴茎增粗阴茎肯定是不可以的。 虽然五味子作为中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人体新陈 张元飞 01:05 副主任医师 2020-04-14
  • 五倍子的功效

    五倍子具有敛肺降火、涩肠止泻、解毒消痈等作用。五倍子作为传统中药仍在广泛应用。 余清华 01:06 副主任医师 2019-08-09
  • 五倍子治疗早泄

    五倍子对早泄并没有治疗效果,因此不推荐使用5倍子用于早泄患者的治疗,对于早泄应该 姚家喜 01:02 主治医师 2019-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