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菟丝实、吐丝子、无娘藤米米、黄藤子、龙须子、萝丝子、黄网子、黄萝子、豆须子、缠龙子、黄丝子
性味:辛甘;平
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固胎止泄。主腰膝酸痛;遗精;阳痿;早泄;不育;消渴;淋浊;遗尿;目昏耳鸣;胎动不安;流产;泄泻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旋花科植物菟丝子、南方菟丝子、金灯藤等的种子。
原形态:1.菟丝子一年生寄生草本。茎缠绕,黄色,纤细,直径约1mm,多分枝,随处可生出寄生根,伸入寄主体内。叶稀少,鳞片状,三角状卵形。花两性,多数和簇生成小伞形或小团伞花序;苞片小,鳞片状;花梗稍粗壮,长约1mm;花萼西洋太,长约2mm,中部以下连合,裂片5,三角状,先端钝;花冠白色,壶形,长约3mm,5浅裂,裂片三角状卵形,先端锐尖或钝,向外反折,花冠简基部具鳞片5,长圆形,先端及边缘流苏状;雄蕊5,着生于花冠裂片弯缺微下处,花丝短,花药露于花冠裂片之外;雌蕊2,心皮合生,子房近球形,2室,花柱2,柱头头状。蒴果近球形,稍扁,直径约3mm,几乎被宿存的花冠所包围,成熟时整齐地周裂。种子2-4颗,黄...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田边、路边荒地、灌木丛中、山坡向阳处。 2.寄生于田边、路旁的豆笠、菊科蒿属、马鞭草科牡荆属等的草本或小灌木上。 3.寄生于草本木本植物上。 资源分布:1.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以北方地区为主。 2.分布于吉林、辽宁、河北、甘肃、宁夏、新疆、陕西、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江西、台湾、湖南、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3.分布于我罱北多数地区。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菟丝子人煎剂,微炒研破,若人丸,须另研细未。占人因难于磨细,酒浸一宿。煮令吐丝,捣成饼、烘干再研,则末易细。然酒浸稍久,往往味变酸臭,全失冲和馨香之味,每多无效。今市中菟丝饼,俱将麦面打入,气味全乖,断不可用。 1.《别录》:菟丝子,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本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月采实,暴干。 2.陶弘景:菟丝子,田野墟落中甚多,皆浮生蓝纻麻蒿上。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五味之中,惟辛通四气,复兼四味,《经》曰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菟丝子之属是也,与辛香燥热之辛,迥平不同矣,学者不以辞害义可也。为补脾肾肝三经要药,主续绝伤、补不足、益气力、肥健看,三经俱实,则绝伤续而不足补矣。脾统血,合肌肉而主四肢,足阳明、大阴之气盛,则力长而肥健。补脾故养肌,益肝肾故强阴,坚筋骨,暖而能补肾中阳气,故主茎中寒精自出,溺有余沥,口苦燥渴者,脾肾虚而生内热,津液因之不足也,二脏得补,则二病自愈。寒血为积者,劳伤则血瘀,阳气乏绝则内寒,血随气行,气弱不能统血以行,久而为积矣。凡劳伤,皆脾肾肝三脏主之,肝脾气旺,则瘀血自行也。 2.《本草汇言》:菟丝子,补肾养肝,...更多展开↓
菟丝子问答
Q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A菟丝子的作用在于补肾阳、益精血,同时也可以养肝明目。 因为患
Q首乌藤菟丝子补肾吗
A首乌藤菟丝子具有补肾作用,主要是采取烫水煎熬,首乌是比较常见
Q菟丝子与紫灵芝泡水能喝吗
A菟丝子与紫灵芝泡水一般能喝,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紫灵芝
Q菟丝子与紫灵芝泡水能喝吗
A菟丝子与紫灵芝泡水一般能喝,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功效,紫灵芝
Q菟丝子与紫灵芝能一起泡水吗
A菟丝子是可以和紫灵芝一起泡水喝的,因为这两种药材的药效并不冲
Q合欢皮菟丝子补肾吗
A合欢皮和菟丝子配伍可以补肾。其中菟丝子补肾作用较强,其对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