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土贝、大贝母、地苦胆、草贝、藤贝母、垒贝、猪屡贝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散结拔毒。主乳痈;瘰疬痰核;疮疡肿毒;蛇虫啼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葫芦科植物假贝母的鳞茎。
原形态:攀援性蔓性草本。鳞茎肥厚,肉质,白色,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径达3cm。茎纤细,无毛,具棱沟。叶柄纤细,长1.5-3.5cm;叶片卵状近圆形,长4-11cm,宽3-10cm,掌状5深裂,每裂片角3-5浅裂;侧裂片卵状长圆形,急尖,中间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渐尖,基部小裂片先端各有1个显着突出的腺体,叶片两面无毛或仅大脉上有短柔毛。卷须丝状,单一或2歧。雌雄异株。雌、雄花序均为疏散的圆锥状,极稀花单生,花梗纤细,花黄绿以;花萼花冠相似,裂片均为卵状披针形,先端具长丝状尾;雄蕊5,离生,花丝分离或双双成对;子房近球形,疏散生不显着的状态凸起,花柱3,柱头2裂。果实圆柱状,长1.5-3cm,径1-1.2c...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常生长于阴山坡,但现已广泛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从新》;贝母在《纲目》以前的历代文献,并无川贝、浙贝、土贝之分,明《本草正》曾载土贝母一条,系指浙贝母而言。至清《本草从新》始于贝母条下,分别附述象山贝母与土贝母(指本品)的性味功用,但据以前各家所述形态及附图,早已包括本品在内,如陆玑《诗疏》谓叶如栝楼而细小,《本草图经》并有蔓生的贝母。参见川贝母、浙贝母条。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从新》:治外科痰毒。2.《百草镜》:能散痈毒,化脓行滞,解广疮结毒,除风湿,利痰,敷恶疮敛疮口。3.《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治淋巴腺结核,急性乳腺炎初起,痈肿。
土贝母问答
Q土贝母可以治疗慢性淋巴结炎吗
A土贝母一般可以辅助治疗慢性淋巴结炎。 土贝母通常可以起到解毒
Q土贝母可以消肿吗
A土贝母可以消肿。 土贝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祛风湿、化痰等功
Q浙贝母能代替土贝母吗
A浙贝母不能代替土贝母,这两种药材,并不是一类的中草药,两者的
Q大贝母是浙贝母吗
A大贝母是浙贝母,两者并不是相同的药材。这一患者也不要自己相信
Q土贝母是浙贝母吗
A土贝母不是浙贝母,两者是不同的种类的中草药。土贝母是葫芦科,
Q土贝母皂苷注射液的适合人群有哪些
A土贝母皂苷注射液的适合人群有扁平疣、身体热毒旺盛、感染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