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决明

基础信息

别名:鳆鱼甲、千里光、真海决、海决明、海南决、关海决、鲍鱼壳、九孔石决明、鲍鱼皮、金蛤蜊皮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清热;明目去翳。主头痛眩晕;目赤翳障;视物昏花;青盲雀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鲍科动物杂色鲍、皱纹盘鲍、耳鲍、羊鲍等的贝壳。更多展开↓

原形态:1.杂色鲍,贝壳呈卵圆形,壳质坚实,壳长80-93mm,宽58-68mm,壳顶钝,位于壳后端,螺旋部矮小,略高于体螺层的壳面,螺层约3层,缝合浅浅,自第2螺层中上部开始至体螺层边缘末端。壳表有30多个排成一列整齐而逐渐增大的突起和小孔,前端突起小而不显着,不开孔的突起顶部呈下陷凹窝;有6-9个突起特大,开孔与内部相通,形成呼水孔,有呼吸及排泄作用,亦可从孔道伸出触手。体螺层被突起和小孔隔成的螺肋区,成一宽大的倾斜面,占壳的绝大部分;其表面还生有不甚规则的螺肋和细密的生长线,随着贝壳的生长时期,发达的生长线逐渐形在明显的褶襞。壳表面为绿褐色,或掺有黄、红色形成的杂以斑。但常因附生其他生物,如苔藓...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于暖海低潮线附近至10m左右深的岩礁或珊瑚礁质海底,以盐度较高、水清和藻类丛生的环境栖息较多,用宽大的腹足爬行或牢固地吸附于岩石上或潜伏于礁缝内。当摄食时将齿舌先端伸出来,于岩石表面舐食硅、红、褐等藻类。 2.喜生活于潮流通畅、透明度高、褐藻繁茂的水域,栖息于水深3-15m处,于低潮线附近或20m以下的深水区则数量较少。幼体主食硅藻,成体多以褐、红藻类为食,也食有孔虫和桡足类、多毛类等小动物。 3.生活于暖海低潮线以下的岩石、珊瑚礁及藻类丛生的海底其足部肌肉特别肥厚,运动力强,足后部有一深的纵沟,常把足部翻转上来包埋整个贝壳。肉质细嫩、鲜美,为名贵的海产品之一,唯产量远不如杂...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1.《别录》。 2.《唐本草》:石决明是鳆鱼甲也,附石生,状如蛤,惟一片无对,七孔者良。今俗用者紫贝,全别,非此类也。 3.《蜀本草》:石决明,今出莱州即墨县南海内,三月、四月采之。 4.《开宝本草》:石决明生广州海畔,壳大者如手,小者如三两指;其肉南人皆啖之。亦取其壳,以水渍洗眼。七孔、九孔者良,十孔以上者不佳。 5.《本草衍义》:石决明,《经》云味咸,即是肉也。人采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别录》:主目障翳痛,青盲。 2.《海药本草》:主青盲内障,肝肺风热,骨蒸劳极。 3.《纲目》:通五淋。 4.《本草从新》:愈疡疽。 5.《本草求原》:软坚,滋肾,治痔漏。 6.《山东中草药手册》:镇肝、明目,治眩晕。 7.《本草经疏》:石决明,乃足厥阴经药也。足厥阴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血虚有热,则青盲亦痛障翳生焉。咸寒入血除热,所以能主诸目疾也。 8.《要药分剂》:石决明大补肝阴,肝经不足者,断不可少。 9.《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味微咸,性微凉,为凉肝镇肝之要药。肝开窍于目,是以其性善明目。研细水飞作敷药,能治目外障;作丸、散内服,能消目内障。为其能凉肝,兼能镇肝,故善治脑中充血...更多展开↓

石决明语音

  • 千里光泡水喝的功效

    千里光泡水喝具有以下功效: 1.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用于急性传染病和结膜炎、扁桃 马希贵 01:10 副主任医师 2021-06-10
  • 千里光的功效与作用

    千里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清热解毒、明目等。千里光主要是由菊类植物构 甘晓冬 01:45 副主任药师 2021-01-08
  • 石决明可以治疗高血压吗

    石决明没有降压作用。 石决明是鲍鱼壳,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中药,具有除热明目和平肝 刘阳 01:34 副主任医师 2020-12-18
  • 千里光治痔疮的用法

    千里光是一种民间草药,属于外用药,对于治疗痔疮有一定的效果。 此药具有清热解毒、 雷麸尔 01:10 副主任医师 2020-08-04
  • 千里光能治痔疮吗

    千里光有清热解毒的治疗作用,其全草都可以入药,单纯根据其药理作用对痔疮应该是有治 朱飞 01:02 主任医师 2020-07-29
  • 千里光可以治湿疹吗

    千里光能治疗湿疹,尤其是局部清洗皮损部位效果较好,只是如果出现了湿疹时,一定要到 贺镜宇 01:06 副主任医师 20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