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黑乌骨、石豇豆、石泽兰、小泽兰、岩豇豆、岩石茶、岩泽兰、岩石兰、巴岩草、肺红草、瓜子草、石花、产后茶、山泽兰、石三七、石虎、岩参、石豇豆、石杨梅、岩头三七、岩条子、竹勿刺、员兰、地楷杷
性味:味苦;辛;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化痰止咳;祛瘀通经。主风湿痹痛;咳喘痰多;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苦苣苔科植物石吊兰的全草。
原形态:石吊兰常绿小灌木。茎长7-30cm,有匍匐茎,常攀附于岩石上,不分枝或少分枝,幼枝常具短毛。叶对生或3-5叶轮生;有短柄,长1-5mm;叶生革质,形状弯化较大,线形、线状披针形、狭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5.8cm,宽0.4-1.5(-2)cm,先端急尖或钝,基部钝,宽楔形或的圆形,边缘在中部以上或上部有少数牙齿或小齿,有时近全缘,两面无毛,侧脉不显。花单生呀2-4朵集生成聚伞花序状,顶生或腋生;花序梗纤细;苞片小,披镖形;花萼5深裂,裂片线关三角形;花冠白色或淡红以或带淡紫色条纹,长3.5-4.8cm,檐部二唇形,上唇2裂,下唇3裂;能育雄蕊2,花药相连退化雄蕊2;花盘杯状,4裂;雌...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00-2000m的丘陵、山地林中或阴处石岩上或树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
文献
出处:出自《植物名实图考》。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植物名实图考》:通肢节,治跌打,酒病。 2.《草木便方》:消痰,追毒,化食,养阴血。治风湿气肿,头闷眼花,诸虚。 3.《分类草药性》:治吐血,腰膝痛,去风除湿,跌打损伤。 4.《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肺止咳,凉血止血。 5.《四川武隆药植图志》:治妇女血气病。 6.《四川中药志》:治妇女崩带,风湿痹痛,小儿疳疾及内伤喘咳。 7.《文山中草药》:清热燥湿,消肿止痛。治菌痢,风湿疼痛,皮肤化脓性感染。
石吊兰问答
Q石花可以泡水喝吗
A石花是可以泡水喝的,石花菜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矿物质,对于
Q石花会不会胖
A石花有可能会引起身体发胖,身体的发胖一般是由于吃了过多的热量
Q石花可以治肾结石吗
A石花是不可以治疗肾结石。肾结石的患者可以到当地正规的医院通过
Q石花可以泡茶喝吗
A石花一般是可以泡水喝。属于是一种中药材,有利湿解毒和补肝益肾
Q石花能不能治肺癌
A石花是不能治肺癌的。石花是一种补肾益肾的药物,能够起到明目和
Q石吊兰片的适合人群有哪些
A石吊兰片主要适合出现了淋巴结核的人群使用,也可用于跌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