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竹标

基础信息

别名:水蜈蚣、爬树龙、爬山虎、小过山龙、过江龙、大金笔标、小石芝藤、大青笔标、爬地龙、小南苏、金竹标、大软筋藤、九龙上调、水底蜈蚣、青竹丝、爬树蜈蚣

性味:味辛;性凉;小毒

功能主治:散瘀止痛;清热止咳;凉血解毒。主脾肿大;跌打损伤;骨折;风湿痹痛;吸痛;腹痛;咳嗽;百日咳;疮痈肿毒;带状疱疹;淋马腺炎;烫火伤;虫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狮子尾的全株。更多展开↓

原形态:狮子尾,附生藤本,匍匐于地面、石上或攀援于树上。茎稍肉质,粗壮,圆柱形,节间长1-4cm,生气生根。分枝常披散。幼株茎纤细,肉质,匍匐面扁平,背面圆形,节间伸长至6-8cm,气生根对叶柄对生,污黄色,肉质。叶柄长5-10cm,腹面具槽,两侧叶鞘过关节,关节长4-10mm;叶片纸质至亚革质,通常镰状椭圆形,有时为长圆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由中部向叶基渐狭,先端锐尖至长渐尖,长20-35cm,宽5-14cm,表面绿色,背面淡绿色;中肋表面平坦,背面隆起,侧脉多数,近边缘处向上弧曲。幼株叶片斜椭圆形,长4.5-9cm,宽2-4cm,先端锐尖,基部一侧狭楔形,另一侧圆形。花序顶生和腑生;花序柄圆柱形,长...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常攀附于热带雨林内的树干或石崖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云南中草药选》。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广西药植名录》:消肿,止痛。治跌打,风湿,痈疮。 2.《云南中草药选》:续筋接骨,活血,润肺止咳。治骨折,跌打损伤,风湿麻木,支气管炎,百日咳。 3.《贵州药植目录》:去瘀生新,镇痛。更多展开↓

青竹标语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