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黛

基础信息

别名:靛花、青蛤粉、青缸花、蓝露、淀花、靛沫花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主温病热毒斑疹;血热吐血;衄血;咯血;肝热惊痫;肝火犯肺咳嗽;咽喉肿痛;丹毒;痄;疮肿;蛇虫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爵应酬科植物马蓝、蓼科植物蓼蓝、豆科植物木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的叶或茎叶经加工制得的干燥粉末或团块。更多展开↓

原形态:1.马蓝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干时茎叶呈蓝色或黑绿色。根茎粗壮,断面呈蓝色。地上茎基部稍木质化,略带方形,稍分枝,节膨大,幼时被褐色微毛。叶对生;叶柄长1-4cm;叶片倒卵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5cm,宽4-8cm;先端急尖,微钝头,基部渐狭细,边缘有浅锯齿或波状齿或全缘,上面无毛,有稠密狭细的钟乳线条,下面幼时脉上稍生褐色微软毛,侧脉5-6对。花无梗,成疏生的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苞片叶状,狭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条形,长1-1.4cm,通常一片较大,呈匙形,无毛;花冠漏斗状,淡紫色,长4.5-5.5cm,5裂近相等,长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强,花粉椭圆形,有带...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地、林缘潮湿的地方,野生或栽培。 2.野生于旷野或水沟边。多为栽培或为半野生状态。 3.野生于山坡草丛中,南方各地时有栽培。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苏、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辽宁、河北、陕西、山东等地。现东北至广东均有野生或少有种植。 3.分布于华东及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药性论》。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药性论》:解小儿疳热、消瘦,杀虫。 2.《本草拾遗》:解毒。小儿丹热,和水服之。 3.《开宝本草》:主解诸药毒,小儿诸热,惊厥发热,天行头痛寒热,煎水研服之。亦摩敷热疮、恶肿、金疮、下血、蛇犬等毒。 4.《本草蒙筌》:泻肝,止暴注,消膈上痰水,驱时疫头痛,敛伤寒赤斑,水调服之。 5.《本草纲目》:去热烦,吐血,咯血,斑疮,阴疮,杀恶虫。 6.《本草述》:治中风、头风、胁痛、瘛、颤振、眩晕、咳嗽、久嗽、呕吐、舌衄、咳嗽血,寒疝。 7.《本经逢原》:治温毒发斑及产后热痢下重。 8.《要药分剂》:除热解毒,兼能凉血。 9.《岭南采药录》:可涂疮及痄腮。又治眼热有膜及吐血,内服之。 10.《开宝...更多展开↓

青黛语音

  • 青黛胶囊的功效与作用

    青黛胶囊属于中药制剂,主要作用是清热解毒、祛风止痒,常用于银屑病、玫瑰糠疹的治疗 何勇 01:14 主任药师 2021-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