杧果叶

基础信息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止渴;化滞;止痒。主消渴;疳积;湿疹瘙痒;疣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indicaL.的树叶。更多展开↓

原形态:杧果常绿大乔木,高10-20m。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无毛。单叶王生,聚生枝顶;叶柄长2-6cm;叶形和大小变化较大,薄革质,通常为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30cm,宽3.5-6.5cm,先端渐尖、长渐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皱波状,无毛,叶面略具光泽;侧脉20-25对,斜升,两面突起,网脉不显。圆锥花序长20-25cm,多花密集,有柔毛;花小,杂性,黄色或淡黄色;萼片5,卵状披针形,长2.5-3mm,宽约1.5mm,有柔毛;花瓣5,长约为萼的2倍;花盘肉质,5浅裂;雄蕊5,仅1枚发育,长约2.5mm,花药卵圆形;花丝极短;子房斜卵形,径约1.5mm,无毛,花柱近顶生,长约2.5mm。核果椭圆形或肾形,徽扁,长5-10cm,宽3-4.5cm,成熟时黄色,中果皮肉质,肥厚,鲜黄色,味甜,果核坚硬。花期3-4月,果期7-8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1350m的山坡、河谷或旷野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岭南采药录》。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陆川本草》:行气疏滞,去痧积。治热滞腹痛,气胀。并洗烂疮。 2.《南宁市药物志》:治小儿疳积,消渴。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