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蜚虻、牛虻、牛蚊子、绿头猛钻、牛苍蝇、瞎虻虫、瞎蚂蜂、瞎蠓、牛魔蚊、牛蝇子、瞎眼蠓
性味:味苦;微咸;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破血通经;逐瘀消症。主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干血痨;少腹蓄血;症瘕积块;跌打伤痛;痈肿;喉痹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虻科恬动物华虻及其同尾多种昆虫和黄虻属双斑黄虻的雌性全体。
原形态:1.华虻,雌虫体长16-18mm,灰黑色。前额黄灰色,基胛近卵圆形,黄棕色。触角第1环节基部棕红色,有明显锐有突起,翅透明,翅脉棕色。胸部背板灰色,有5条明显黑灰纵带。腹部圆钝形,有明显的白斑。雄虫与雌虫相似,较雌虫稍大,仅腹部呈圆锥形。 2.双斑黄虻,雌虫体长13-17mm,黄绿色。眼大型,中部有一条细窄的黑色横带。前额黄色或略带淡灰色。触角橙黄色,第3节有明显钝角突。翅透明,翅脉黄色。腹部暗黄灰色,多金黄色毛及少数黑毛。背板两侧具大块黄色斑,腹板灰色。雄虫与雌虫相似,但体较小。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雌虫吸食牛、马等动物血液,雄虫不吸血,吸食植物汁液。常居于草丛及树林中性喜阳光,多在白昼活动。 2.成虫白日活动,喜强烈阳光。雌虫吸食牲畜的血液。 资源分布:1.全国各地均有分布。 2.广泛分布于东北、华北及华东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别录》:虻虫,生江夏川谷。五月取,腹有血者良。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成无己云,苦走血,血结不行者,以苦攻之,故治蓄血用虻虫,乃肝经血分药也。古方多用,今人稀使。 2.《本草经疏》:蜚虻,其用大略与ZHE虫相似,而此则苦胜,苦能泄结,性善啮牛、马诸畜血,味应有咸,咸能走血。故主积聚症瘕一切血结为病,如《经》所言也。苦寒又能泄三焦火邪迫血上壅,闭塞咽喉,故主喉痹结塞也。今人以其有毒多不用,然仲景抵当汤、丸,大黄ZHE虫丸中咸入之,以其散脏腑宿血结积有效也。 3.《本经逢原》:虻虫,《本经》治症瘕寒热,是因症瘕而发寒热,与蜣螂治腹胀寒热不殊。仲最抵当汤、丸,水蛭、虻虫虽当并用,二物之纯险悬殊。其治经闭,用四物加蜚虻作丸服,以破瘀而不伤血也。苦走血,血结...更多展开↓
虻虫问答
Q被牛虻咬了几天可以消肿
A被牛虻咬后消肿的时间因人而异,一般来说,如果症状较轻,可能3
Q被牛虻咬了几天可以消肿
A如果人体被牛虻咬了就会出现红肿、瘙痒的症状。正常情况下,大概
Q牛虻可以治疗闭经吗
A牛虻是否可以治疗闭经,通常需要根据引起的病因进行决定。 如果
Q虻虫可以治风湿吗
A虻虫不能够治疗风湿,引起风湿的原因可能与感染和药物因素有关,
Q虻虫和土鳖虫有什么区别
A虻虫和土鳖虫的区别在于性、味和功效的不同。虻虫是复带虻等的雌
Q虻虫能不能治疗痔疮
A虻虫不能治疗痔疮,痔疮严重的患者应立即到医院就医,在医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