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泠角
性味:味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息风;清肝明目;凉血解毒。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筋脉拘挛;肝阳头疼眩晕;肝火目赤肿痛以及血热出血;温病发斑;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牛科动物赛加羚羊的角。
原形态:赛加羚羊,身体大小与黄羊相似,长1-1.4m,体重雄兽为37-60kg,雌兽约29-37kg。头型较特别,耳廓短小,眼眶突出。鼻端大,鼻中间具槽,鼻孔呈明显的筒状,整个鼻子呈肿胀鼓起,故谓高鼻羚羊。雄羊具角1对,不分叉,角自基部长出后几乎竖直向上,至生长到整个角的1/3高度时,二角略向外斜,接着又往上,往里靠近再又微微向外,最后二角相向略往内弯。角尖端平滑,而下半段具环棱。角呈半透明状,内蜡色。整个体色呈灰黄色,但体侧较灰白。冬季时毛色显得更淡。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荒漠及半荒漠的开阔地区,性喜干旱。以各种植物为食,如梭梭,蒿类、羽茅等。一般边食边行。 资源分布: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北部的边境地区。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纲目》:羚羊角,入厥阴肝经。肝开窍于目,其发病也,目暗障翳,而羚羊角能平之。肝主风;在合为筋,其发病也,小儿惊痫,妇人子痫,大人中风搐搦,及经脉挛急,历节掣痛,而羚羊角能舒之。魂者肝之神也,发病则惊骇不宁,狂越僻谬,而羚角能安之。血者肝之藏也,发病则瘀滞下注,疝痛毒痢,疮肿瘰疬,产后血气,而羚角能散之。相火寄于肝胆,在气为怒,病则烦懑气逆,噎塞不通,寒热,及伤寒伏热,而羚角能降之。 2.《本经逢原》:诸角留能入肝,散血解毒,而犀角为之首推,故痘疮之血热毒盛者,为之必需。若痘疮之毒,并在气分,而正面稠密,不能起发者,又须羚羊角以分解其势,使恶血流于他处,此非犀角之所能也。 3.《本经》:主...更多展开↓
羚羊角问答
Q羚羊角和山羊角的区别是什么
A羚羊角和山羊角的功效大致相仿,两者性寒,都可以治疗头晕目眩、
Q羚羊角能治黄疸吗
A羚羊角可以治疗黄疸,但是具体的情况还需要根据宝宝的体质进行判
Q羚羊角可以治疗发烧吗
A羚羊角可以治疗发烧。 因为羚羊角的主要作用在于清热解毒或者镇
Q羚羊角儿童可以吃吗
A羚羊角儿童是可以吃的。 羚羊角属于一种普通的坚果,里面含有人
Q羚羊角可以经常喝吗
A羚羊角是不可以经常喝的。 如果患者出现了头晕、头痛的症状,经
Q羚羊角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A羚羊角主要具有凉血解毒以及清肝明目等多种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