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耳鼠、鼯鼠、夷由、鸓、飞鸓、飞鼠、飞生、飞生虫、飞生鸟、飞虎、松猫儿、大鼯鼠
性味:味甘;性温
功能主治:催产;止痛。主难产;产后腰痛;关节痛;头风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鼯鼠科动物棕鼯鼠的全体。更多展开↓
原形态:棕鼯鼠,体长30-47cm,重400-1000g。耳基周围无细长簇毛。吻圆而短。头钝圆。眼大,耳小。尾长35-48cm,明显超过体长。体背色调一致,显棕红、栗褐、棕黄、茶褐、茶黄色,腹面为棕黄色或橙黄色,颈下部黑褐色,并有褐色纵纹向下延伸到胸部。飞膜背面色如体背,但略深,腹面色较红,两者分界线甚明显。眼圈具黑圈。耳郭背部具1黑斑。尾色与背色相同,但四川、贵州标本常杂有黑色,尾末端全变成黑色。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呀林和热带雨林、季雨林中海拔一般不超过2500m。以岩洞、石隙、树叉上其他大型鸟类的弃巢为穴。夜间活动。以树叶、嫩枝和果实为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