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苦骨、川参、凤凰爪、牛参、地骨、野槐根、山槐根、地参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苦参的根。
原形态:苦参落叶半灌木,高1.5-3m。根圆柱状,外皮黄白色。茎直立,多分枝,具纵沟;幼枝被疏毛,后变无毛。奇数羽状复叶,长20-25cm,互生;小叶15-29,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3-4cm,宽1.2-2cm,先端渐尖,基部圆,有短柄,全缘,背面密生平贴柔毛;托叶线形。总状花序顶生,长15-20cm,被短毛,苞片线形;萼钟状,扁平,长6-7mm,5浅裂;花冠蝶形,淡黄白色;旗瓣匙形,翼瓣无耳,与龙骨瓣等长;雄蕊10,花丝分离;子房柄被细毛,柱头圆形。荚果线形,先端具长喙,成熟时不开裂,长5-8cm。种子间微缢缩,呈不明显的串珠状,疏生短柔毛。种子3-7颗,近球形,黑色。花期5-7月,果期7-9...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沙地或向阳山坡草丛中及溪沟边。 资源分布:分布于全国各地。
文献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衍义补遗》:苦参,能峻补阴气,或得之而致腰重者,因其气降而不升也,非伤肾之谓也。其治大风有功,况风热细疹乎。 2.《本草纲目》:苦参、黄柏之苦寒,皆能补肾,盖取其苦燥湿,寒除热也。热生风,湿生虫,故又能治风杀虫。惟肾水弱而相火胜者用之相宜,若火衰精冷,真元不足,及年高之人不可用也。张从正亦云,凡药皆毒也,虽甘草、苦参,不可不谓之毒,久服则五味各归其脏,必有偏胜气增之患,诸药皆然,学者当触类而长之可也,至于饮食亦然。又按《史记》云,太仓公淳于意医齐大夫病龋齿,灸左手阳明脉,以苦参汤日漱三升,出入慎风,五、六日愈,此亦取其去风气湿热杀虫之义。 3.《本草汇言》:姚斐成云,苦参,祛风泻火,...更多展开↓
苦参问答
Q苦参可以治疗湿疹吗
A苦参可以用于治疗湿疹。 苦参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等功效。
Q苦参可不可以治胃病
A苦参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对胃病的治疗
Q苦参素片多少钱一盒
A苦参素片的价格因地区和药店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情况下,一盒
Q苦参能不能治疗慢性胃肠炎
A苦参在传统中医中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消炎的功效,因此在一定程
Q湿气重服用苦参片好吗
A湿气重时,服用苦参片是有一定帮助的。苦参具有清热燥湿、利尿的
Q苦参能否治肠炎
A苦参在中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