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苦龙胆草、天芥菜、鸡疴粘、土柴胡、马驾百兴、草鞋底、牛插鼻、铁灯参、披地持、地楷杷、牛托鼻、土蒲公英、吹火根、毛兜细辛、铺地娘、铁扫帚、铁筶杯、铁丁镜、一针刺、铁灯柱、毛刷子、地苦胆、兔耳风、草鞋根
性味:味苦;辛;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解毒;利湿。主感冒;百日咏;扁桃体炎;咽喉炎;眼炎;黄疸;肾水肿;月经不调;白带;疮疖;湿疹;虫蛇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地胆草或白花地胆草的全草。
原形态:1.茎直立,粗壮,二歧分枝,茎枝被白色粗硬毛。单叶,大都为基生;叶片匙形、长圆状匙形工长圆状披针形,长5-18cm,宽达2-4cm,先端钝圆,基部渐狭,边缘有圆齿状锯齿,两面被白色长粗毛,下面沿脉及叶缘的毛较密;茎生叶少而小。头状花序约有小花4个;总苞片8枚;多数头状花序密集成复头状花序,被通常3枚、卵形至长圆状卵形、长1-1.5cm的叶状苞片所包围;花冠筒状,淡紫色;全为两性花,先端4裂,一边开裂。瘦果有棱,被白色柔毛,先端具长硬刺毛;冠毛1层,污白色;中上部细长,基部宽阔。药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2月。 2.白花地胆草多年生草本,高0.8-1m,或更高。根茎粗壮,斜升或平卧,具纤维...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旁、山谷疏林中。 2.生于山坡旷野、路边或灌丛中 资源分布:1.分布于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贵州及云南等地。 2.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的沿海地区。
文献
出处:出自《生草药性备要》。 《本草纲目》:天芥菜,生平野。小叶如芥状。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散疮,凉血,消毒,去痰。理鼠咬、蛇伤,亦能止血。治肠风下血。 2.《本草纲目拾遗》:叶:可贴热毒疮。 3.《广州植物志》:治湿热。 4.《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消胀。 5.《南宁市药物志》:叶:敷热毒疮,乳痈,跌打。 6.《广西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痧气热病,捣烂敷热疮。煎汤熏洗兼内服治眼睛上膜。 7.《闽东本草》:温脾利水,宽中下气。治水肿,腹胀,咳嗽,疳积,疝气。
苦地胆问答
Q苦地胆可以去痘痘吗
A苦地胆对祛痘可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但不能单纯依靠苦地胆来完全
Q苦地胆可以治烫伤吗
A苦地胆可以用于治疗烫伤。 苦地胆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
Q苦地胆能治毛囊炎吗
A苦地胆对毛囊炎可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苦地胆是一种中药材,具
Q苦地胆可以煲黄沙蚬吗
A苦地胆一般可以煲黄沙蚬,口感比较鲜嫩肥美,还可起到清热解毒的
Q苦地胆能不能摸鼻子
A苦地胆通常是可以摸鼻子的,苦地胆一般生长于路边或荒地,适合在
Q苦地胆可以煲兔肉吗
A苦地胆可以煲兔肉,兔肉的营养价值比较丰富,有优质的蛋白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