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仙草

基础信息

别名:九龙草、珍珠草、酒仙草、小星宿草、山柏枝、绿珊瑚、撒花一颗针、一颗松

性味:辛;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解表清热;祛风止痉。主感冒;中暑;小儿肺炎;惊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檀香科植物长叶百蕊草、露柱百蕊草、长花百蕊草或急折百蕊草的全草或根。更多展开↓

原形态:1.多年生草本,高约50cm。茎簇生,有明显的纵沟。叶无柄.线形,长4-4.5cm,宽2.5mm,两端渐尖,有3脉。总状花序腋生或顶生;花黄白色,钟状,长4-5mm;花梗长0.6-2cm;有细条纹;苞片1枚,线形,长lcm;小苞片2枚,狭披针形,长约4.5mm,边缘均粗糙;花被5裂,裂片狭披针形,顶端锐尖,内弯;雄蕊5,插生于裂片基部,内藏;花往内藏,子房柄长0.5mm。坚果近球形或椭圆形,黄绿色,长3.5-4mm,表面偶有分叉的纵脉(棱),宿存花被比果短。花期6-7月,果期8-9月。 2.本种与长叶百蕊草的区别在于:茎平卧,枝、叶稀疏;叶线形,长2.5-3cm;花近钟形;花柱外伸;坚果有不明...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荒坡草丛中或疏林下。 2.生于海拔2900-3700m的山坡草丛中及松林下。 3.生于海拔2600-4100m的向阳草坡或疏林下。 4.生于草甸或砂砾坡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及内蒙古、河北、甘肃、江苏、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四川、云南。 3.分布于四川、米云南、西藏等地。 4.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至西南地区。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昆明民间常用草药》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云南中草药》:退热解痉,消炎杀虫。2.《云南中草药选》:解表,清热。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