诃子

基础信息

别名:诃黎勒、诃黎、诃梨、随风子

性味:味苦;酸;涩;性平

功能主治:敛肺;涩肠;下气;利咽。主久泻;久痢;脱肛;喘咳痰嗽;久咳失音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使君子科植物诃子微毛诃子的果实。更多展开↓

原形态:乔木,高达30m。枝近无毛,皮孔细长,白色或淡黄色,幼枝黄褐色,被绒毛。叶互生或近对生;叶柄粗壮,长1.8-2.3cm,距顶端1-5mm处有2(-4)腺体;叶往卵形或椭圆形,长7-14cm,宽4.5-8.5cm,先端短尖,基部钝圆或楔形,偏斜,全缘或微波状,两面无毛,密被细瘤点;穗状花序腋生或顶生,有时又组成圆锥花序;花两性;花萼管杯状,淡绿带黄色,长约3.5mm,5齿裂,长约1mm,三角形,外面无毛,内面被黄棕色的柔毛;花瓣缺;雄蕊10,高出花萼之上,花药小,椭圆形;子房下位,1室,圆柱形,长约1mm,被毛,干时变黑褐色,花柱长而粗,锥尖。核果,卵形或椭圆形,长2.4-4.5cm,径1.9-...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800-1800,的疏林中。 生于海拔800-1100m的阳坡、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南部,广东,广西有栽培。 分布于云南。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图经》。 1.《雷公炮炙论》:凡使勿用毗梨勒、罨梨勒、榔精勒、杂路勒。若诃黎,文只有六路,或多或少,并是杂路勒。毗梨勒,个个毗;杂路勒皆圆露文;或八路至十三路,号日榔精勒,多涩不入用。 2.《本草图经》:诃黎勒,今岭南皆有,而广州最盛。七、八月实熟时采,六路者佳。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诃黎勒其味苦涩,其气温而无毒。苦所以泄,涩所以收,温所以通,惟敛故能主冷气,心腹胀满;惟温故下食。甄权用以止水道,萧炳用以止肠僻久泄,苏颂用以疗肠风泻血、带下,朱震亨用以实大肠,无非苦涩收敛,治标之功也。 2.《药品化义》:诃子能降能收,兼得其善,盖金空则鸣,肺气为火邪郁遏,以致吼喘咳嗽,或至声哑,用此降火敛肺,则肺窍无壅塞,声音清亮矣。取其涩可去脱,若久泻久痢,则实邪去而元气脱,用此同健脾之药,固涩大肠,泻痢自止。但苦能泄气,真气太虚者,宜少用之。 3.《本经逢原》:诃子,苦涩降敛,生用清金止嗽,煨熟固脾止泻,古方取苦以化痰涎,涩以固滑泄也。殊不知降敛之性,虽云涩能固脱,终...更多展开↓

诃子语音

  • 诃子肉的功效

    柯子肉,一般来说常在中医当中利用其酸涩收敛之性,治疗一些肺虚久咳,以及肠虚久泻等 李磊 01:07 主治医师 2019-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