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粉

基础信息

别名:红海粉、海粉丝、海挂面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养阴;软坚消痰。主肺燥喘咳;鼻衄,瘿瘤;瘰疬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兔科动物蓝斑背肛海兔的卵群带。更多展开↓

原形态:蓝斑背肛海兔,体略呈纺锤形,贝壳全已消失,柔软,一般长90-120mm头劲部显着,头上有2对触角。前1对较大,称头触角,其外侧有一纵行的耳状深沟,上有树枝状分枝的绒毛突起;后1对较小,称嗅角,呈短棍形,表面有绒毛突起;眼小,黑色,无眼柄,位于嗅基部前方两侧。前端腹面有一垂直的口,两侧有1对叶片状的唇瓣,口缘多皱褶。胴部极膨大。体背面被有多数大小不同的突起,散布于头部和胴部,背侧者较大,为长圆锥形或有多数分岐。体表为黄褐氏以至青绿色,背面和边缘布有数个蓝色或青绿色的大形眼状斑点,其外围有褐色线圈围绕,背侧面散布许多大小不等的黑色斑点及深色阴影。两侧足叶较大,且反折于背方,前端分离,后端愈合,在背中部形成一特殊裂腔。两侧两性生殖孔之间有卵精沟相连。本鳃大,呈扇形,位于心脏右后方有紫汁腺。鳃的正后方有肛门,呈管状突起。于外套膜边缘下方有紫汁腺,能射出紫色液体。足宽大,平滑,前端呈截形,足背边缘有密集的触手状小突起,两侧扩张成尖突,足底淡黄色。足末端短尾状。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潮下带海藻生长较多、海水清澈和潮流通畅的海湾。杂食性,以各种海藻、原生动物、桡足类和小型软体动物等为食,但以硅藻为主。雌雄同体,每年2-3月为产卵旺季,9-10月次之。在潮间带进行交尾后,经1d左右即产卵,产卵时常爬于海藻或石块等附着物上,然后将卵群带经卵精沟从两性孔徐徐排出,粘在附着物上。产卵量是因个体大小而有别,最长的卵群带长达926cm,湿重20.35g;最短的约120cm,湿重2g。卵可分数次产出,且日夜都能产卵,但受季节影响而异,一般以水温16-21℃最为适宜。海粉为名贵海产品,既能食用又能药用。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纲目拾遗》:“《虫语》:海珠,生岭南,状如蛞蝓。大如臂,所茹海菜。于海滨浅水吐丝,是为海粉。鲜时或红或绿,随海菜之色而成,或晒晾不得法则黄,有五色者。或曰此物名海珠,母如墨鱼,大三、四寸,海入冬养于家,春种之濒湖团中,遍插竹枝,其母上竹技吐出,是为海粉,乘湿舒展之,始不成结,以点羹汤佳。”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医学入门》:治肺燥郁胀咳喘,热痰能降,湿痰能燥,块痰能软,顽痰能消。 2.《本经逢原》:散瘿瘤,解热毒。 3.《本草从新》:治烦热,养阴气。 4.《纲目拾遗》:治赤痢,风痰。 5.《本草再新》:润肺滋肾,化痰泻热。 6.《随息居饮食谱》:清胆热,去湿化顽痰,消瘿瘤,愈瘰疬。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