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海肚齐、刺锅子、刺海螺、海锅
性味:味咸;性平;小毒
功能主治:化痰软坚;散结;制酸止痛。主瘰疬痰核;哮喘;胝肋胀痛;胃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球海胆科动物马粪海参胆及光棘球海胆、长海胆科动物紫海胆或刻肋科动物细雕刻肋海胆及北方刻肋海胆等的石灰质骨壳。
原形态:1.马粪海胆,体呈半球形,直径约3-6cm,高度约等于壳的半径。密生能活动的棘,除去棘后,显出硬壳。扁凹面称口面;相对的隆起面称反口面。口面有5枚钙质齿,其四周为围口区,微向内凹,不生棘。反口面中内不肛门,其周围有1块筛板、4板生殖板及5块眼板,其中第1块和第5块眼板接触围肛部。自顶端向四周辐状排列的壳板,为相间排列的5个步带及5个间频带,至赤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道部步带和间步带几乎等宽。在步带板上生有管足,每4对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各间步带板有1个大疣和5-6个中疣,另外散生着多数小疣,并生有多数大棘,棘长5-6mm。管足内常有C形骨片。 2.光棘球海胆,体...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时壳为暗绿色或灰绿色。棘的颜色普异很能够大,通常为暗绿色,也有带紫色、灰红色、灰白色、褐色等。栖息于潮间带至水深红4m的海藻繁茂的岩礁间或沙砾底及石缝中繁殖季节在3-4月间。 2.生活时壳为灰绿色或灰紫色,棘为紫黑色,幼小个体的棘为紫褐色或黑褐色。栖息于沿岸浅海至水深180m的海藻较多的岩礁底。繁殖季节在6-7月中旬。 3.生活时全体黑紫色,幼小个体壳暗绿色,棘常有灰褐色、灰紫色、灰绿色、紫色或红紫色,口面的棘常带斑纹。栖息于潮间带岩礁间或水洼中及水深85m的沙砾底。繁殖季节在5-7月。 4.生活时壳为黄褐、灰绿等色。大棘灰绿色或黄褐色,带有3-4条红紫色或紫褐色的横斑。少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原始》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原始》:治心疼。 2.《中药志》:软坚散结,化痰消肿。治瘰疬痰核,积痰不化,胸胁胀病等证。
海胆问答
Q吃海胆过敏会有什么症状
A吃海胆过敏可能会引起皮肤症状、呼吸道症状和胃肠道症状等。具体
Q吃海胆过敏身上起红点怎么办
A吃海胆过敏身上起红点,首先应该立即停止食用海胆,然后采取以下
Q海胆刺扎到肉里怎么办
A海胆刺扎到肉里,需要仔细观察皮肤受损的情况,并且判断皮损当中
Q吃海胆过敏会有什么症状
A吃海胆过敏可能会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等症状,也会出现恶心、呕吐
Q吃海胆过敏身上起红点怎么办
A吃海胆过敏身上起红点,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的方式改善。
Q吃海胆头晕是怎么回事?
A吃海胆后感到头晕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常见的原因包括对海胆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