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腐肠、黄文、妒妇、虹胜、经芩、印头、内虚、空肠、子芩、宿芩、条芩、元芩、土金茶根、山茶根、黄金条根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止血;安胎。主肺热咳嗽;热病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吐衄血;崩漏;胎热不安;痈肿疔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滇黄芩、粘毛黄芩和丽江黄芩的根。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30-80cm。茎钝四棱形,具细条纹,无毛或被上曲至开展的微柔毛,绿色或常带紫色;自基部分枝多而细。叶交互对生;无柄或几无柄;叶片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长1.5-4.5cm,宽3-12mm,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无毛或微有毛,下面淡绿色,沿中脉被柔毛,密被黑色下陷的腺点。总状花序顶生或腑生,偏向一侧,长7-15cm;苞片叶状,卵圆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4-11cm,近无毛;花萼二唇形,紫绿色,上唇背部有盾状附属物,果时增大,腊质;花冠二唇形,蓝紫色或紫红色,上唇盔状,先端微缺,下唇宽,中裂片三角状卵圆形,宽7.5mm,两侧裂片向上唇靠合,花冠管细,基部骤曲;雄蕊4,稍...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60-2000m的向阳干燥山坡、荒地上,常见于路边。 生于海拔1300-3000m的草地或松林下。 生于海拔700-1400m的沙砾荒草地。 生于海拔2500-3100m的灌丛或草坡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河南等地。 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分布于吉林、内蒙古、河北、山西、山东等地。 分布于四川南部、云南西北部。
文献
出处:出自《吴普本草》:黄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员,高三、四尺,四月花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至九月采。 1.《别录》:黄芩生秭归川谷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2.陶弘景:黄芩,今第一出彭城,郁州亦有之。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惟取深色坚实者为好。 3.《纲目》:宿芩乃旧根,多中空,外黄内黑,即今所谓片芩。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药对》:黄芩,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疗鼠瘘。 2.《本草图经》:张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又太阳病下之利不止,有葛根黄芩黄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黄芩。 3.《医学启源》:黄芩,洽肺中湿热,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垄盛,必用之药。泄肺中火邪上逆于隔上,补膀恍之寒永不足,乃滋其化源。《主治秘诀》云,其用有九:泻肺经热,一一也;夏月须用,二也;上焦及皮肤凤热,三也:去诸热,四也;妇人产后,养阻退阳,五也;利胸中气,六也;消隔上痰,七也;除上焦热及脾湿,八也;安胎,九也。单制、二制、不制,分上中下也。酒炒...更多展开↓
黄芩问答
Q黄芩能否与生姜同吃
A黄芩与生姜一般不建议同吃。 黄芩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Q十二指肠空肠曲的位置
A十二指肠空肠曲位于小肠的起始部分,具体来说,它是连接十二指肠
Q黄芩能不能直接泡水喝
A黄芩可以直接泡水喝,但需要注意适量和个人体质。黄芩是一种常见
Q黄芩泡水喝可以治口臭吗
A黄芩泡水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缓解口臭。黄芩是一种传统中药,
Q胃空肠吻合术后多久康复
A胃空肠吻合术后,患者通常需要4到6周的时间才能逐渐康复,具体
Q黄芩可以治疗腹泻吗
A黄芩是一种传统中药,常用于治疗腹泻,尤其是由湿热引起的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