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芽

基础信息

别名:蘖米、谷蘖、稻蘖、稻芽

性味:甘,温。

功能主治:消食和中,健脾开胃。用于食积不消,腹胀口臭,脾胃虚弱,不饥食少。炒稻芽偏于消食。用于不饥食少。焦稻芽善化积滞。用于积滞不消。

生长采收

来源: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稻Oryza sativa L.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将稻谷用水浸泡后,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待须根长至约1cm时,干燥。更多展开↓

原形态:稻一年生栽培植物。秆直立,丛生,高约1m左右。叶鞘无毛,下部者长于节间;叶舌膜质而较硬,披针形,基部两侧下延与叶鞘边缘相结合,长5-25mm,幼时具明显的叶耳;叶片扁平,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长30-60cm,宽6-15cm。圆锥花序疏松,成熟时向下弯曲,分枝具角棱,常粗糙;小穗长圆形,两侧压扁,长6-8mm,含3小花,下方两小花退化仅存极小的外稃而位于1两性小花之下;颖极退化,在小穗柄之顶端呈半月形的痕迹;退化外稃长3-4mm,两性小花外稃,有5脉,常具细毛,有芒或无芒,内稃3脉,亦被细毛;鳞被2,卵圆形,长1mm;雄蕊6;花药长2mm;花柱2枚,筒短,柱头帚刷状,自小花两侧伸出。颖果平滑。花、果期6-10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 资源分布: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水稻的栽培区。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蘖米即稻蘖也。具生化之性,故为消食健脾、开胃和中之要药,脾胃和则中自瘟,气自下,热自除也。 2.《本经逢原》:谷芽,启脾进食,宽中消谷,而能补中,不似麦芽之克削也。 3.《本草纲目》:快脾开胃,下气和中,消食化积。 4.《食物本草会纂》:除烦消食。 5.《中药材手册》:治脾虚,心胃痛,胀满,热毒下痢,烦渴,消瘦。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