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舌草

基础信息

别名:狗舌头草、白火丹草、铜交杯、糯米青、铜盘一枝香、九叶草、泽小车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杀虫。主肿脓疡疖肿;尿路感染;肾炎水肿;口腔炎;跌打损伤;湿疹;疥疮;阴道滴虫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狗舌草的全草。更多展开↓

原形态:狗舌草多年生草本,高20-65cm。根多数,细索状。茎直立,单一,有疏密不等的白色绒毛。基生叶稍呈莲座丛状,花后不凋落,有短柄;叶片椭圆形或近似匙形,长5-10cm,宽1.5-2.5cm,边缘有浅齿或近乎全缘,两面均有白色绒毛;茎生叶无柄,卵状椭圆形,基部半抱茎;上部片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基部抱茎,叶形似狗舌。头状花序,数个在茎顶端排列成伞房状,花黄色;总苞筒状,长约8mm,直径达11mm;花梗1.5-5cm;总苞片1层,条形或长圆状披针形,背面被蛛丝状毛,边缘膜质;舌状花1层,长圆形;筒状花多数。瘦果,圆柱形,有纵肋,被密毛,冠毛白色。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林下及塘边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及西南。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唐本草》。 1.《唐本草》:狗舌草,叶似车前,无纹理,抽茎,花黄白,细。丛生渠堑湿地。 2.《开宝本草》:别本注云,疥瘙风疮,并皆有虫,狗舌草为末和涂之即瘥。四月、五月采茎,暴干。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唐本草》:主疥、瘙疮,杀小虫。 2.《履巉岩本草》:治疖痈,收疮口。为细末,用少许贴患处。 3.《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解毒,利水,活血消肿。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