玳瑁

基础信息

别名:瑇琩、瑇琩甲、明玳瑁、文甲

性味:味甘;咸;性寒

功能主治:平肝定惊;清热解毒。主热病高热;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痫;眩晕;心烦失眠;痈肿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更多展开↓

原形态:玳瑁,体长60-170cm。头部具对称的鳞片,前额鳞2对。鼻孔近于吻端,吻长而侧扁,上颌钩曲,嘴似鹦鹉,颌缘锯齿状。幼时背甲的角板呈覆瓦状排列,随着年齿的增长而逐渐呈平铺状镶嵌排列。颈角板短宽;椎角板5块,中央有一明显的棱脊;肋角板左右各4块,第2块最大;缘角板每侧各11块,相邻第2对肋角板处的缘角板开始排列呈锯齿状;臀角板2块,其间有一缝隙。腹甲前缘有较小的喉角板;两侧自肱角板、胸角板、腹角板、股角板至肛角板中间,均有1条隆起。在腹部中沟两侧形成两条明显的棱嵴,每侧甲桥处有4块下缘角板,在腋、胯区尚有数块小角板。四肢扁平呈桨状,覆被大鳞,前肢较大,具有2爪,后肢短小,仅具1爪。尾短小,不露于甲外,背甲棕红色或棕褐色,有光泽,缀有浅黄色小花纹,头及四肢呈棕色,腹部黄黑色有褐斑。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及海南西沙群岛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1.《开宝本草》:玳瑁,主解岭南百药毒,人刺其血饮,以解诸药毒。 2.《本草衍义》:玳瑁,生者入药,盖性味全也。既入汤火中即不堪用,为器物者是矣,与生熟犀其义同。 3.《海搓余录》:玳瑁,产于海洋深处,其大者不可得,小者时时有之。取用时,必倒悬其身,用器盛滚醋泼下,逐片应手而下,但不老大则其皮薄不堪用耳。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纲目》:玳瑁,解毒清热之功,同于犀角,古方不用,至宋时至宝丹始用之也。 2.《食性本草》:疗心风邪,解烦热。 3.《日华子本草》:破ZHEN结,消痈毒,止惊痫。 4.《纲目》解痘毒,镇心神,急惊客忤,伤寒热结,狂言。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