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蓟

基础信息

别名:马蓟、虎蓟、刺蓟、山牛蒡、鸡项草、鸡脚刺、野红花、茨芥、牛触嘴、鼓椎、鸡姆刺、恶鸡婆、大牛喳口、山萝卜、猪姆刺、六月霜、蚁姆刺、牛口刺、老虎脷、刺萝卜、驴扎嘴、马刺刺、刺秸子、马刺草、牛口舌、老虎刺

性味:味甘;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凉血止血;行瘀消肿。主吐血;咯血;衄血;便血;尿血;妇女崩漏;外伤出血;疮疡肿痛;瘰疬;湿疹;肝炎;肾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大蓟的地上部分或根。更多展开↓

原形态:大蓟多年生草本。块根纹锤状或萝卜状,直径达7mm。茎直立,高30-80cm,茎枝有条棱,被长毛。基产叶有柄,叶片倒披针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8-20cm,宽2.5-8cm,羽状深裂或几全裂,侧裂片6-12对,中部侧裂片较大,向上及向下的侧裂片渐小,边缘齿状,齿端具刺;自基部向上的叶渐小,与基生叶同形并等样分裂,但无柄,基部扩大半抱茎;全部茎叶两面同色,绿色,两面沿脉有疏毛。头状花序睦立,单一或数个生于枝端集成圆锥状;总苞钟状,直径3cm;;总苞片约6层,覆瓦状排列,向内层渐长,外层与中层卵状三角形至长三角形,先端有短刺,内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呈软针刺状;花两性,全部为管状花,花冠紫色或...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草地、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唐本草》:根,疗痈肿。大、小蓟皆能破血,但大蓟兼疗痈肿,而小蓟专主血,不能消痈肿也。 2.《本草经疏》:大蓟根,陶云有毒,误也。女子赤白沃,血热所致也,胎因热则不安,血热妄行,溢出上窍则吐衄。大蓟根最能凉血,血热解,则诸证自愈矣。其性凉而能行,行而带补,补血凉血,则荣气和,荣气和故令肥健也。 3.《本草述》:大、小蓟类以为血药,固然。第如桃仁、红花,皆言其行血破滞,而此味则曰止吐血、鼻衄,并女子崩中血下,似乎功在止血也。夫小蓟退热固以止血,而大蓟下气更是止血妙理,盖气之不下者,多由于阴之不降,以致阳亢而不下也,气下则血归经矣,此非气为血先之义欤。夫凉血者多滞,而此乃能行之,又不以降火为行...更多展开↓

大蓟语音

  • 孕妇能不能吃牛口刺

    孕妇不建议吃牛口刺,牛口刺是一种中药,性凉、味苦,具有凉血止血,消炎散瘀,清热解 张印星 01:13 副主任医师 2021-09-08
  • 野红花的功效与作用

    野红花的主要功效为清热止血、化瘀消肿。野红花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经常用来治疗各种 马希贵 01:43 副主任医师 2021-01-09
  • 大蓟泡酒排卵前四天喝管用吗

    大蓟泡酒排卵前四天喝不一定管用。大蓟是一味中药,他的功能治吐血、衄血、尿血、血淋 乐华 01:13 副主任医师 2020-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