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红踯躅、山踯躅、山石榴、映山红、杜鹃、艳山红、山归来、艳山花、满山红、清明花、红柴丬花、灯盏红花、山茶花、虫鸟花、报春花、迎山红、红花杜鹃、春明花、长春花、应春花
性味:甘;酸;性平
功能主治:和血;调经;止咳;祛风湿;解疮毒。主吐血;衄血;崩漏;月经不调;咳嗽;风湿痹痛;痈疖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
原形态:落叶或半常绿灌木,高2-5m。多分枝,幼枝密被红棕色或褐色扁平糙伏毛,老枝灰黄色,无毛,树皮纵裂。花芽卵形,背面中部被褐色糙伏毛,边缘有睫毛。叶二型;春叶纸质,较短,夏叶革质,较长,卵状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长3-6cm,宽2-3cm,先端锐尖,具短尖头,基部楔形,全缘,表面疏被淡红棕色糙伏毛,背面密被棕褐色糙伏毛,脉上更多。花2-6朵,成伞形花序,簇生枝端;花梗长约5-8mm;花萼5深裂,裂片卵形至披针形,长3-7mm,外面密被糙伏毛和睫毛;花冠宽漏斗状,玫瑰色至淡红色、紫色,长3-5cm,5裂,裂片近倒卵形,上方1瓣及近倒2瓣里面有深红色斑点;雄蕊10,稀7-9,花丝中下部有微毛,花药紫色...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山地或平地,疏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长江流或以南各地,东至台湾,西到四川、云南。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山踯躅,处处山谷有之,高者四、五尺,低者一、二尺。春生苗,叶浅绿色,枝少而花繁,一枝数萼,二月始开,花如羊踯躅而蒂如石榴,花有红者、紫者、五出者、千叶者。小儿食其花,味酸无毒。其黄色者即有毒,羊踯躅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 2.《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 3.《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杜鹃花问答
Q十六味杜鹃散胶囊有副作用吗
A十六味杜鹃散胶囊暂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它是一款中成药,由石榴
Q十六味杜鹃花丸有副作用吗
A十六味杜鹃花丸暂未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它主要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
Q映山红糖浆的适合人群有哪些
A映山红糖浆和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能够起到很好的止咳祛痰的功效,这
Q复方满山红胶囊的适合人群有哪些
A复方满山红胶囊适合有呼吸内科疾病的人群,比如慢性支气管炎或者
Q复方杜鹃片的适合人群有哪些
A复方杜鹃片主要适合的人群患有慢性的气管炎患者,对于患者出现的
Q复方满山红糖浆的适合人群有哪些
A复方满山红糖浆适合患有咳嗽、支气管哮喘的人群服用。一般会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