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枫皮

基础信息

性味:辛;涩;性温;小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行气止痛。主风湿关节痛;腰肌劳损;蜈蚣咬伤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八角科植物地枫皮的树皮。更多展开↓

原形态:常绿灌木,高1-3cm。树皮灰褐色,有纵皱纹,质松脆易折断,断面颗粒性,芳香;嫩枝褐色。叶常3-5片集生于枝顶;叶柄较粗,长1.3-2.5cm;叶片革质或厚革质,有光泽,倒披针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0-14cm,宽3-6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全缘,边缘稍向背面反转。花红色,腋生或近顶生;花梗长0.6-1.5cm;花被片15-17枚,少数达20枚,最大一片宽椭圆形或近圆形,长约1.3cm,宽1cm,肉质;雄蕊21,稀18、20或22,长3.5-4mm,;心皮常为13,离生,轮状排列。(艹骨)(艹突)果9-11,先端有弯曲的尖头,长3-5mm,果梗长1-4cm。花期4-6cm。花期4-6月,果期7-9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500m石灰岩山地的山顶或石山疏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西南部地区。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始载于《广西植物志》。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树皮:味辛,涩、性温,有小毒。有驱风除湿,行气止痛的功能。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