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槟榔皮、槟榔壳大腹毛、茯毛、槟榔衣、大腹绒
性味:味辛;性微温
功能主治:下气宽中;行水消肿。主胸腹胀闷;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槟榔的果皮。
原形态:槟榔,乔木,高10-18m;不分枝,叶脱落后形成明显的环纹。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端,长1.3-2m,光滑,叶轴三棱形;小叶片披针状线或线形,长30-70cm,宽2.5-6cm,基部较狭,顶端小叶愈合,有不规则分裂。花序着生于最下一叶的基部,有佛焰苞状大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cm,光滑,花序多分枝;花单性同株;雄花小,多数,无柄,紧贴分枝上部,通常单生,很少对生,萼片3,厚而细小,花瓣3,卵状长圆形,长5-6mm,雄蕊6,花丝短小,退化雌蕊3,丝状;雌花较大而少,无梗,着生于花序轴或分枝基部,萼片3,长圆状卵形,长12-15mm。坚果卵圆形或长圆形,长5-6cm,花萼和花瓣宿存,熟时红色。每年...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有栽培。 资源分布:原产马来西亚。
文献
出处:侯宁极《药谱》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药性类明》:大腹皮,丹溪常用之以治肺气喘促,及水肿药中又多用之,盖亦取其泄肺,以杀水之源也。 2.《本草经疏》:大腹皮,即槟榔皮也。其气味所主,与槟榔大略相同,第槟榔性烈,破气最捷,腹皮性缓,下气稍迟。入阳明、太阴经,二经虚则寒热不调,逆气攻走,或痰滞中焦,结成膈证;或湿热郁积,酸味醋心;辛温暖胃豁痰,通行下气,则诸证除矣。大肠壅毒,以其辛散破气而走阳明,故亦主之也。 3.《本草汇言》:大腹皮,宽中利气之捷药也。方龙谭曰,主一切冷热之气上攻心腹,消上下水肿之气四体虚浮,下大肠壅滞之气二便不利,开关格痰饮之气阻塞不通,能疏通下泄,为畅达脏腑之剂。按宋人又有安胎之说,然此药既为利气之药,又何...更多展开↓
大腹皮问答
Q大腹皮能减肥吗
A大腹皮一般不能减肥。 在减肥期间尽量不要盲目的服用药物,以免
Q大腹皮会引起血糖高吗
A大腹皮一般不会引起血糖升高。 大腹皮要可以起到行水消肿的作用
Q大腹皮可以治疗尿路感染吗
A大腹皮通常不可以治疗尿路感染。 大腹皮一般能够起到行气以及宽
Q大腹皮能治疗肾虚吗
A大腹皮一般不能治疗肾虚。 大腹皮通常能够起到行水消肿的效果,
Q大腹皮可以治疗便秘吗
A大腹皮一般有助于治疗便秘。 因为大腹皮通常能够起到行气宽中的
Q大腹皮可以治疗胃炎吗
A大腹皮通常可以辅助治疗胃炎疾病。 大腹皮归脾和胃经,能够起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