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

基础信息

别名:蟾诸、去甫、蟾、癞虾蟆、石蚌、癞蛤蟆、癞格宝、癞巴子、癞蛤蚆、蚧蛤蟆、蚧巴子

性味:味辛;性凉;有毒

功能主治:解毒散结;消积利水;杀虫消疳。主痢疽;疔疮;发背;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膨胀;水肿;小儿疳积;破伤风;慢性咳喘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的全体。更多展开↓

原形态:1.中华大蟾蜍,体长一般在10cm以上,体粗壮,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着;鼻孔近吻端;眼间距大于鼻间;鼓膜明显,无犁骨齿,上下颌亦无齿。前技长而粗壮,指、趾略扁,指侧微有缘膜而无蹼,指长顺序3、1、4、2,指关节下瘤多成对,常突2,外侧者大。后肢粗壮而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不相遇,趾侧有缘膜,蹼常发达,内跖变形长而大,外跖突小而圆。皮肤极粗糙,头顶部较平滑,两侧有大而长的耳后膜,其余部分满布大小不等的圆开瘰疣,排列较规则的为头的之瘰疣,斜行排列几与耳后腺平行。此外,沿体侧之瘰疣排列亦较规则,胫部之瘰疣更大,个别标本有不明显这跗褶,腹面皮肤不光滑,有小疣。颜色亦异颇大,生殖季节雄性...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活在泥土中或栖居在石下或草间,夜出觅食。 2.栖息于潮湿草丛,夜间或雨后常见。捕食多种有害昆虫和其他小动物。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及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贵州等地。 2.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 1.陶弘景:此(蟾蜍)是腹大、皮上多痱磊者,其皮汁甚有毒,犬啮之,口皆肿。 2.《本草拾逝》:虾蟆、蟾蜍,二物各别,陶(弘景)将蟾蜍功状注虾蟆条中,遂使混然,采取无别。今药家所卖,亦以蟾蜍当虾蟆。且虾蟆背有黑点,身小,能跳接百虫,解作呷呷声,在陂泽间,举动极急;蟾蜍身大,背黑,无点,多痱磊,不能跳,不能作声,行动迟缓,在人家湿处。《本经》虾蟆一名蟾蜍,误矣。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纲目》:蟾蜍入阳明经,退虚热,行湿气,杀虫,为疳病、痈疽、诸疮要药也。《别录》云,治制犬伤,《肘后》亦有方法。按沈约《宋书》云,张收为制犬所伤,人云宜啖虾蟆脍,食之遂愈,此亦治痈疽、疗肿之意。大抵是物能攻毒拔毒,古今诸方所用虾蟆,不甚分别,多是蟾蜍,读者当审用之,不可因名迷实也。 2.《本草经疏》:虾蟆、蟾蜍,本是二物,《经》云一名蟾蜍者,盖古人通称蟾为虾蟆耳。经文虽名虾蟆,其用实则蟾蜍也。今世所用者皆蟾蜍,而非虾蟆,其功益可见矣。昧辛气寒,毒在眉棱皮汁中。其主痈肿、阴疮、阴蚀、疽疬、恶疮、制犬伤疮者,皆热毒气伤肌肉也。宰寒能散热解毒,其性急速,以毒攻毒,则毒易解,毒解,则肌肉和,诸证去...更多展开↓

蟾蜍语音

  • 蟾蜍能治癌症吗

    蟾蜍分泌出蟾蜍素这种物质,可能帮助抵制癌细胞生长,所以蟾蜍素可以应用到癌症的治疗 胡炜 01:08 副主任医师 2020-08-20
  • 蟾蜍怎样吃才治疗癌症

    要想使蟾蜍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需要将蟾蜍的皮入药,例如用蟾蜍的皮与一些其它对症的 胡炜 01:01 副主任医师 2020-08-20
  • 蟾蜍衣治疗肿瘤吗

    蟾蜍衣可以起到辅助治疗肿瘤的效果。 蟾蜍衣是蟾蜍在生长过程中脱落下来的皮肤,从外 胡炜 01:03 副主任医师 2020-08-18
  • 癞蛤蟆能治肿瘤吗

    癞蛤蟆是不可以治疗肿瘤的。 恶性肿瘤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例如饮食因素 李凯 01:02 副主任医师 2020-08-14
  • 蟾蜍可以治疗癌症吗

    蟾蜍是不可以治疗癌症的,癌症的发生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饮食因素、环 李凯 01:02 副主任医师 2020-08-14
  • 蟾蜍中毒解毒方法

    蟾蜍中毒以后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解毒的方法主要如下: 若摄入时间短需要及时催吐 李小林 01:06 副主任医师 2020-08-10
  • 过敏性哮喘病能吃蟾蜍吗

    有过敏性哮喘这种疾病的时候是不能够吃蟾蜍的。蟾蜍中含有许多寄生虫,在平时吃的时候 钟爱虹 01:09 副主任医师 2020-08-03
  • 吃蟾蜍皮磨粉对肺癌患者有好

    目前没有发现吃蟾蜍皮磨粉对肺癌有好处的依据,蟾蜍皮就是蟾蜍科动物的干燥全体,具有 李凯 01:04 副主任医师 20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