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瓜

基础信息

别名:牛腰子果、六月瓜、小八瓜、哪瓜、黄狗肾、木王瓜、八月果、野人瓜、刺藤果、牛懒袋果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通脉;行气止痛。主小便短赤;淋浊;水肿;风湿痹痛;跌打损伤;乳汁不通;疝气痛;子宫脱垂;睾丸炎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五风藤、宽叶八月瓜和小花八月瓜的果实。更多展开↓

原形态:1.五风藤常绿本质藤本,长3-8m。树皮黄褐色,分枝圆柱形,茎、枝都无毛。掌状复叶;叶柄长1.5-8cm;小叶5(3)-7(9),小叶柄较纤细,长0.5-2cm;小叶狭长圆形、倒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2-7cm,宽0.6-2cm,大小变化极大,先端具小短尖,基部楔形,叶下面灰白色,侧脉不明显,全缘,两面光滑无毛。花单性,雌雄同株,为簇生叶腋的伞房花序,每一总梗具1-3朵花;小苞片小,几乎不明显;雄花少,绿白色,较大,长约1.5-2cm,萼片6,不等长,近肉质,长圆状匙形,先端钝而增厚,花瓣(蜜腺)鳞片状,近圆形或三角形,宽约0.5mm;退化雌蕊花药状0.75mm,心皮3,胚珠多数,排成5列。...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山坡、路旁、河边、林缘和阔叶林内。 2.生于山地杂木林或灌木丛中。 3.生于海拔1500-1900m的石山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安徽、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云南等地。 2.分布于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等地。 3.分布于云南东南部。更多展开↓

文献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