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锦鸠、斑鹪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肾;益气;明目。主外病气虚;身疲乏力;呃逆;两目昏暗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鸠鸽科动物火斑鸠、山斑鸠和珠项斑鸠的肉。
原形态:1.火斑鸠,体长22-26cm,体形较小。头顶和后颈蓝灰色,头侧稍浅,颈基有1道黑色领环;背、肩羽和两翼覆羽葡萄红色。尾羽具宽阔的白色羽端,最外侧尾羽的外翈转为纯白色,飞羽暗褐;颏和尾下覆羽白色,下体基余部分羽色与背相同但较浅。雌鸟上体均为土褐色,前头沾灰,后颈黑领环不显。腰部渲染蓝灰,下体土褐色。颏和喉近白,下腹和尾下覆羽转为蓝灰色。 2.山斑鸠,体长约34cm,翼长19-20cm,体形较大。额和头顶蓝灰色,头和颈灰褐而稍带葡萄酒色;颈基左右两侧各具黑羽成块斑状,各羽缘先端蓝灰色。肩羽羽缘斑为显着的红褐色。上背褐色;下背及腰蓝灰色。下体为葡萄酒色外侧尾羽灰白色端部较短;尾下覆羽鸠灰色。嘴暗铅...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栖于邻近田间的山林、竹林。常成群活动于田野、村庄附近。营巢于树枝上及竹林内,每窝产卵2-3只。以作物或杂草种子、植物果实为食。 2.栖于平原和山地林中冬季常成小群活动在田间。营巢于树枝上,多在较隐蔽的矮林间,巢甚简陋,每产卵2只。主食作物及杂草种子。 3.栖于农田附近的树林、竹林及田间,亦常在居民点附近活动。飞行十分迅速。鸣声响亮。以谷物及杂草种子为主食。巢营于要树上、竹子上或灌丛间。每窝产卵2只,雌雄鸟参加孵卵。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青海、西藏等地。 2.分布于全国各地。 3.分布于北至河北,南至广东,西至陕西、四川、云南广大地区。
文献
出处:出自《本草衍义》:斑鹪,斑鸠也,有有斑看,有无斑者,有灰色者,有小者,有大者。久病虚损人食之,补气。虽有此数色,其用则一也。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纲目》:《范汪方》治目有斑鹤丸,《总录》治目有鸠鸿丸,倪惟德氏谓鸠鸿补肾,故能明目。窃鸠鸿能益气,则能明目矣,不独补肾已尔。
斑鸠问答
Q吃了斑鸠会不会得肺炎
A吃了斑鸠一般是不会得肺炎的,因为目前还没有发现斑鸠体内携带肺
Q新型冠状病毒会通过斑鸠传播吗
A新型冠状病毒一般不会通过斑鸠传播。但是斑鸠的身体上可能会携带
Q斑鸠身上有新型冠状病毒吗
A斑鸠身上没有新型冠状病毒,很有可能会携带其他的一些病毒,是国
Q斑鸠有什么病毒能传染人
A根据研究表明,斑鸠身上是携带有大量的病毒和细菌的,这些病毒和
Q野生斑鸠有很多病菌吗
A野生斑鸠是有许多的病毒和细菌的,野生动物类都会含有大量的病毒
Q吃野生斑鸠会得禽流感吗
A吃野生斑鸠是会得禽流感的,禽流感也是由鸟类作为传播的源头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