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信息
别名:僵蚕、天虫、僵虫、白僵虫
性味:味辛;咸;性平
功能主治:祛风止痉;化痰散结;解毒利咽。主惊痫抽搐;中风口?眼斜;偏正头痛;咽喉肿痛;瘰疬;痄腮;风疹;疮毒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蚕蛾科动物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全虫。
原形态:家蚕蛾,雌、雄蛾全身均密被白色鳞片。体长1.6-2.3cm。翅展3.9-4.3cm。体翅黄白色至灰白色。前翅外缘顶角后方向内凹切,各横线色稍暗,不甚明显,端线与翅脉灰褐色,后翅较前翅色淡,边缘有鳞毛稍长。雌蛾腹部肥硕,末端钝圆;雄蛾腹部狭窄,末端稍尖。幼虫即家蚕,体色灰白至白色,胸部第2、第3节稍见膨大,有皱纹。腹部第8节背面有一尾角。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我国大部地区,均有饲养。 资源分布:分布很广。
文献
出处:出自1.《本经》。 2.《别录》:白僵蚕,生颖川平泽,四月取自死者,勿令中湿,湿有毒不可用。 3.陶弘景:人家养蚕时,有合箔皆僵者,即暴燥,都不坏。今见小白色,似有盐度者为好。
摘录:《中华本草》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白僵蚕,《本经》味咸,《别录》辛平无毒,然详其用,应是辛胜咸劣,气微温之药也。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足厥阴、手太阴、少阳经。厥阴为风木之位,主藏血,小儿惊痫夜啼,女子崩中赤白,风热乘肝脏也,产后余痛,风寒入血分也,辛能祛散风寒,温能通行血脉,故主如上诸症也。肺主皮毛,而风邪客之,则面色不光润,辛温入肺,去皮肤诸风,故能灭黑gan及诸疮瘢痕也。男子阴疡,风湿浸淫也,辛平能散风热,兼能燥湿,是以主之。 2.《药性论》:《日华子》、苏颂、元素皆取其性属阳,风热为阳邪,能入皮肤经络,发散诸邪热气也。 3.《本草求真》: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故书载能入肝兼入肺胃,...更多展开↓
白僵蚕问答
Q僵蚕会引起荨麻疹吗
A僵蚕有可能引起荨麻疹。 僵蚕是一种中药材,在中医临床应用较为
Q乌梅肉和白僵蚕能治息肉吗
A乌梅肉和白僵蚕在传统中医中被认为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对于息
Q僵蚕会引起没有食欲吗
A僵蚕一般不会引起没有食欲,僵蚕主要归肝和胃经,可以起到息风止
Q僵蚕会导致月经量变少吗
A僵蚕一般不会导致月经量变少,但是一定要避开女性的月经期间服用
Q僵蚕会传染吗
A僵蚕不会传播疾病。僵蚕是蚕蛾科昆虫家蚕4~5龄的幼虫感染白僵
Q吃了天虫和全虫后发现怀孕了有影响吗
A吃了天虫和全虫后发现怀孕了是否有影响需要根据服用药物的次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