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花

基础信息

性味:甘;苦;微寒

功能主治:清热润肺;宁心安神。主咳嗽痰少或粘;眩晕;夜寐不安;天疱湿疮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百合科植物百合、卷丹、山丹或川百合的花更多展开↓

原形态:1.百合,多年生草本,高70-150cm。茎上有紫色条纹,无毛;鳞茎球形,直径约5cm,鳞茎瓣广展,无节,白色。叶散生,具短柄;上部叶常小于中部叶,叶片倒披针形至倒卵形,长7-10cm,宽2-3cm,先端急尖,基部余窄,全缘,无毛,有3-5条脉。花1-4朵,喇叭形,有香味;花被片6,倒卵形,长15-20cm,宽3-4.5cm,多为白色,背面带紫褐色,无斑点,先端弯而不卷,蜜腺两边具小乳头状突起;雄蕊6,前弯,花丝长9.58-11cm,具柔毛,花药椭圆形,丁字着生,花粉粒褐红色;子房长柱形,长约3.5cm,花柱长11cm,无毛,柱头3裂。蒴果长圆形,长约5cm,宽约3cm,有棱。种子多数。花、果...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900m以下的山坡草丛、石缝中或村舍附近。也有栽培。 2.生于海拔2500m以下的林缘路旁及山坡草地。 3.生于海拔400-2500m的山坡、林下及山地岩石间。4.生于海拔850-3200m的山坡草地或林缘。 资源分布:1.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2.分布于河北、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3.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山东、河南等地。4.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四川、云南等地。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滇南本草》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滇南本草》:止咳嗽,利小便,安神宁心定志。 2.《纲目》:治小儿天疱湿疮,暴干研末,菜子油涂。 3.《要药分剂》:润肺清火。 4.《本草正义》:百合之花,夜合朝开,以治肝火上浮,夜不成寐,甚有捷效,不仅取其夜合之义,盖甘凉泄降,固有以靖浮阳而清虚火也。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