荜茇

基础信息

别名:荜拨、荜拨梨、阿梨诃他、椹圣、蛤蒌、鼠尾

性味:辛;热

功能主治:温中散寒;下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头痛;牙痛;鼻渊;冠心病心绞痛

生长采收

来源:药材基源:为胡椒科植物荜茇的果穗。更多展开↓

原形态:荜茇多年生草质藤本。根状茎直立,多分枝。茎下部匍匐,技横卧,质柔软,有纵校和沟槽,幼时被粉状短柔毛。叶在生;下部的叶卵圆形,具较长的柄,向上的叶渐成为卵状长圆形,柄较短,顶端叶无柄,基都抱茎,下面脉上被短柔毛;掌状腺7条,全部基出。花单性异株,无花被;穗状花序与叶对生;雄花序长4-5cm,直径约3mm;总花梗长2-3cm,被短柔毛;苞片近圆形,盾状;雄蕊2,花丝极短;雌花序长1.5-2.5cm,直径约4mm,于果期延长;苞片直径约lmm;子房卵形,柱头3。浆果下部与花序轴合生,先端有脐状凸起,直径约2mm。花期春季,果期7-10月。更多展开↓

生长环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海拔约600m的疏林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东南至西南部,福建、广东和广西有栽培。更多展开↓

文献

出处:出自《开宝本草》。 1.《唐本草》:荜拨,生波斯。丛生,茎叶似蒟酱,其子紧细。味辛烈于蒟酱,胡人将来入食味用也。 2.《酉阳杂俎》:荜拨,出摩伽陁,呼为荜拨梨,拂LI呼为阿梨诃咃。苗长三四尺,茎细如箸,叶似蕺叶,子似桑椹,八月采。 3.《海药本草》:按徐表《南州记》:荜拨本出南海,长一指,赤褐色为上。复有荜拨)短小黑,味不堪。与阿魏和合良,亦滋食味。得诃子、人参、桂心、干姜,治虚

摘录:《中华本草》更多展开↓

各家论述:1.《纲目》:荜茇,为头痛、鼻渊、牙痛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经散浮热也。 2.《本草正》:荜茇,其味大辛,须同参、术、归、地诸甘温补剂用之尤效。 3.《本草便读》:荜拨,大辛大热,味类胡椒,入胃与大肠,阳明药也。温中散寒,破滞气,开郁结,下气除痰,又能散上焦之浮热,凡一切牙痛、头风、吞酸等症,属于阳明湿火者,皆可用此以治之。 4.《本草正义》:荜茇,脾肾虚寒之主药。惟濒湖谓是头痛、鼻渊要药,取其辛热能入阳明而散浮热。按头痛固有真寒一症之宜用大辛大温者,但鼻渊、牙痛,本皆火症,古人偶用辛散之药,盖亦反佐之义,用作向导,濒湖竟以为散浮热,恐是误会,石顽和之,非也。 5.《本草拾遗》:温中下气,补腰脚,消食,除胃冷,阴疝,痃癖。 6.《海药本草》:主老冷心痛,水泻,虚痢,呕逆醋心,产后泄利。 7.《日华子本草》:治霍乱,冷气,心痛血气。 8.《本草图经》:治气痢。 9.《本草衍义》:走肠胃中冷气,呕吐,心腹满痛。 10.《纲目》:治头痛、鼻渊、牙痛。 11.《天宝本草》:治跌打损伤,腰脚痛。更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