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形成的原因多见于胃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这种感染通常会引起胃长期、慢性炎症,出现胃的腺体萎缩,进而出现不典型增生。
其他比如患者自身免疫性的胃炎,也可以出现胃的萎缩。还和患者自身的饮食或生活习惯有关,比如在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基础上经常喝酒,经常吃刺激性的食物,会加重胃黏膜的损伤,加重萎缩。
还有吃非甾体类的抗炎药,阿司匹林类的药物导致胃黏膜损伤,有可能会出现胃的萎缩。如果再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会让胃的萎缩越来越重。一旦出现胃的萎缩,要及时去除诱因,尽可能让萎缩进展慢一些,口服对症药物保护胃黏膜。
相关推荐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的是一个相对于非萎缩性胃炎来说,它是胃粘膜固有腺一个萎缩所造成...
2019-09-19 705次点击
萎缩性胃炎该怎么诊断呢
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的内镜下诊断的疾病,就是胃炎发生的最常见的种类。萎缩性胃炎通常...
2019-09-27 339次点击
怎么会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以胃黏膜上皮和腺体的萎缩、数目的减少、胃黏膜变薄,伴或不伴有肠...
2019-12-05 421次点击
萎缩性胃炎反酸怎么办
萎缩性胃炎出现反酸的治疗方法包括以下方面:1.胃酸增多的部分萎缩性胃炎患者应做...
2021-01-04 400次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