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梁乃新
副主任医师
权威医生
北京协和医院 胸外科
肺癌手术后憋气是怎么回事
肺癌手术以后的憋气的原因:1.病人做肺叶切除或者联合肺叶切除,损失一部分肺脏,肺通气、肺换气的能力有所减弱,通过未来一段...
2020-03-27
肺癌手术后多久能吃饭
肺癌患者做完手术,麻醉清醒以后6~8小时即可正常进食。一般在手术的当天会输液,可以第二天早晨再正常吃的早餐、午餐。一部分...
2020-03-27
肺癌手术后嗓子哑了能恢复吗
肺癌手术后嗓子哑了是否能恢复,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也有不同的方案。有一部分患者嗓子哑是因为在气管插管时,刺激会咽部、声带...
2020-03-27
肺癌手术后喘不过气是什么原因
肺癌手术后喘不过气是常见的一种感觉,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刚做完手术喘不过气,有可能是因为麻醉剂还没有完全代偿,很快就...
2020-03-27
肺癌手术前化疗有什么作用
肺癌手术前化疗的作用有两个,一个是让肿瘤缩小,使得手术变得更容易,有机会将肿瘤切除干净。另一个是,如果病人有远处转移或者...
2020-03-27
肺部有阴影是肺结核吗
肺部有阴影,不一定是肺结核,引起肺部的阴影的疾病比较多,肺部的炎症、感染、结核、肿瘤都会引起肺部的阴影,要区分正常的肺阴...
2020-03-27
肺部有少许磨玻璃影严重吗
肺部的磨玻璃影主要看是炎症类,还是早期肿瘤类。如果是炎症类的磨玻璃影,不用特别的处理,通过口服药物或者是观察一段时间,磨...
2020-03-27
肺部感染高烧不退有危险吗
肺部感染高烧不退还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如果是儿童,体温超过40度,会产生高热惊厥,一定要去看儿科医生。对于成人的肺部感染,...
2020-03-27
肺部感染变白可以治好吗
肺部感染变白,要区分哪种原因。要清楚疾病的病因,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才能够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比较严...
2020-03-27
肺部感染发烧吃什么药
肺部感染、发烧要区别对待。对于最常见的肺部的细菌感染,鼓励大家在医生的指导下去服用去吃一些抗生素。大部分所说的社区感染,...
2020-03-27
医生介绍
从业经历:
梁乃新医师,200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临床八年制,2008年起受聘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主治医师,2014年获得卫生部心胸副主任医师资格。2011-2013年,2次赴美国著名医学院进修,包括耶鲁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YALE NEW HAVEN医院、纽约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GH(Massachusetts General Hospital,麻省总医院)。 目前是AAT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oracic Surgery,美国胸外科协会)长期会员;胸外科专业顶级杂志ATS(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普胸中文版特约译者;ITMIG(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y Interest Group,国际胸腺恶性疾病协作组)亚洲会员,北京医师协会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特约编辑,北京协和医学院特聘教师,北京协和医院教育委员会委员,北京协和医院胸外科核心组成员,中青年技术骨干。
梁乃新医师临床方面长期研究胸外科常见、高发疾病以外科手术为核心的综合诊疗,重点为肺癌及胸腺肿瘤,擅长相关疾病的胸腔镜微创治疗。
在肺癌方面,善于多学科诊疗模式(MDT,Multiple Disciplinary Team),对早期肺癌和中晚期肺癌的综合诊治均经验丰富。针对早期肺癌,善于与放射科合作,提高对肺部磨玻璃影、小结节等临床早期/超早期肺癌的发现率;与介入科合作,通过鱼钩针、弹簧栓等方法,达到术前/术中精准定位;能够熟练完成微创VATS(胸腔镜辅助手术)肺叶、肺段切除,帮助手术患者快速康复。对于中晚期肺癌,能够在病情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微创手术;在精准医学概念的指导下,对基于分子生物学特征的靶向治疗、放化疗辅助下的手术综合治疗经验丰富。2014年在国际顶级肿瘤杂志BJC(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上发表文章,通过迄今最大规模的5125例中国患者的基因检测数据,首次揭示了大数据下中国肺癌患者基因突变的分布规律,改变了EGFR-KRAS、EGFR-BRAF等基因突变不能同时存在的认识;2014年开始与国际同步的基于高通量二代测序(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结果筛选术后辅助治疗的策略,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靶向治疗方案和更为精准的治疗决策体系,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疗效。
在胸腺肿瘤方面,2011年开始师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Frank Detterbeck(国际胸腺恶性疾病协作组主席),成为亚洲区胸腺恶性疾病协作组成员,对胸腺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基于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新治疗方法与国际同步,在胸腺全腔镜微创手术(单孔、单操作孔、双侧胸腺切除)经验丰富,对于复杂、疑难胸腺手术具有一定经验,对于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PRCA、GOOD综合征等合并症的情况善于与神经内科、免疫内科、血液内科、病理科、ICU等科室多学科协作。
此外,对于胸部疑难疾病及罕见疾病,如肺间质疾病肺活检、免疫疾病相关胸部肿瘤、PLAM等,有较为丰富的专科临床经验和良好的MDT协作经验。
梁乃新副主任医师为协和胸外科教学、科研骨干。2010-2011年,曾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大外科教学秘书,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并连续4年获得北京协和医院优秀教师,在外科模拟操作培训方面经验丰富,发表了5篇文章并获得4项课题支持。在科研方面突出,目前在相关专业领域发表3篇SCI文章,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著20余篇,参编专著2部,申请各类科研课题6项,其中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经费2项,累计经费50万元。更多展开↓
擅长:
在胸腺肿瘤方面,2011年开始师从美国耶鲁大学教授Frank Detterbeck(国际胸腺恶性疾病协作组主席),成为亚洲区胸腺恶性疾病协作组成员,对胸腺肿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基于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新治疗方法与国际同步,在胸腺全腔镜微创手术(单孔、单操作孔、双侧胸腺切除)经验丰富,对于复杂、疑难胸腺手术具有一定经验,对于胸腺肿瘤合并重症肌无力、PRCA、GOOD综合征等合并症的情况善于与神经内科、免疫内科、血液内科、病理科、ICU等科室多学科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