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玉红 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级甲等 消化内科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是怎么回事

2024.12.03 11:33

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是一种严重的肠道疾病,其病因主要包括肠道缺血、感染、变态反应、饮食因素、遗传因素。具体分析如下:

1.肠道缺血:肠道缺血是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重要病因之一。当肠道的血液供应减少时,肠黏膜会因缺血、缺氧而受损。可能是由于血管病变,如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栓塞等,影响了肠道的正常血液灌注。一些全身性疾病,如休克、心力衰竭等也会导致肠道血流减少。在这种情况下,肠黏膜细胞代谢障碍,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引发炎症反应,进一步发展为坏死性小肠炎。

2.感染:细菌感染在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常见的病原菌有C型产气荚膜杆菌等。这些细菌可产生毒素,毒素会破坏肠黏膜细胞,引起肠道炎症和坏死。感染途径可能是经口摄入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例如,食用了未煮熟的肉类或受污染的蔬菜、水果等。肠道内正常菌群失调也可能为病原菌的滋生提供条件,从而诱发疾病。

3.变态反应:变态反应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密切相关。某些食物、药物或其他过敏原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在肠道,这种变态反应会导致肠黏膜的血管通透性增加,炎症细胞浸润,进而损伤肠黏膜。例如,对某些蛋白质过敏的人,食用含有该蛋白质的食物后,可能引发肠道的变态反应,最终可能发展成坏死性小肠炎。

4.饮食因素:不良的饮食是引发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因素之一。长期暴饮暴食、大量进食高蛋白、高脂肪食物,会增加肠道的负担。这些食物在肠道内消化吸收过程中,可能改变肠道内的环境,影响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另外,过度食用生冷食物,可能刺激肠道,使肠道功能紊乱,肠道黏膜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增加患病风险。

5.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在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病中也有一定影响。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可能与某些基因的突变或多态性有关。家族中有该疾病患者的人群,其发病风险相对较高。这种遗传因素可能通过影响肠道的结构、功能或者机体的免疫反应等方面,使个体更容易受到其他致病因素的影响而发病。

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避免食用不洁食物,积极治疗可能引起肠道缺血的基础疾病,提高自身免疫力,以降低急性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