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伟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级甲等 心血管内科

心律失常会家族遗传吗

2024.09.10 18:14

心律失常有可能会家族遗传。

心律失常是一类较为常见的心脏疾病,部分类型的心律失常确实存在遗传倾向。一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儿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往往是由特定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突变可以遗传给下一代,导致家族中多人发病。在这些疾病中,心脏的离子通道功能出现异常,影响了心肌细胞的电活动,从而诱发心律失常。家族性遗传的心律失常可能在特定情况下更容易发作,比如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应激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心脏骤停和猝死。

即使不是由明确的单基因遗传疾病引起的心律失常,家族聚集现象也可能存在。这可能是由于共同的生活环境、饮食习惯、遗传背景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例如,家族中如果有多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这些疾病可能会增加心律失常发生的风险,从而在家族中表现出一定的聚集性。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心律失常患者,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通过基因检测等手段,可以明确病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植入式心脏除颤器等。同时,家族成员也应该提高警惕,定期进行心脏检查,以便早期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处理,降低心律失常带来的风险。心律失常与家族遗传有一定的关联,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关注。